“对话”古籍 “典”亮未来

15.04.2022  18:1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4月12日 人民日报) 

  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新时代古籍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是与历史的深情“回望”与深度“对话”,越来越多的古籍“”起来、“”起来、“”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亮美好未来。

  在抢救保护中与古籍“对话”,增进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古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闪烁着中华文化的耀眼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抢救保护典籍的过程,也是触摸、感知绚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既让饱经历史沧桑的古籍“重获新生”,更是与千年文明历史的相遇际会,倍加增进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发掘利用中与古籍“对话”,汲取历史智慧。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人思想的宝藏,是先贤智慧的结晶。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利用和发展,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统筹布局,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坚持守正创新,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挖掘古籍时代价值。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又要善于将古籍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生产生活实践,让古籍文献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创新传承中与古籍“对话”,激发奋进力量。古籍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从《典籍里的中国》的愉悦可亲,到《国家宝藏》的故事化演绎;从《唐宫夜宴》的创新呈现,到更多古籍借助数字化手段走向“云端”……善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发现古籍之美、发掘文明积淀、触摸文明之光,不仅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而且有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底气,激励我们不忘本来、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泉州文明网  闻闽)

让古籍文化“活”得更加精彩
  古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明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