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让垃圾分类“入耳”更“入心”
23.06.2017 14:01
本文来源: 文明
近来,集美区志愿者走进多所幼儿园,利用动画片、打油诗、童话故事、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幼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从小培养适龄儿童正确的垃圾分类知识和环保意识,此举获得了良好的普及效果,获得了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垃圾不落地,厦门更美丽;垃圾分一分,环保更加分”,这样的顺口溜正在厦门的校园里传播着。当前,在厦门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大背景下,厦门教育系统也对各中小幼、职校、高校进行全面部署,通过各种方式将垃圾分类知识渗透进校园中,在校园中大力推广垃圾分类。
笔者认为,垃圾分类进校园,不能只停留在讲口号、下命令、编教材等“入耳”层面,只有当每个人不再需要外界监督就可以自觉做到垃圾分类,我国的垃圾分类教育才真正算得上“入心”。而习惯养成则是实现“自觉”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习惯养成需要因材施教。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对于人一生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好习惯养成了,受用终生,坏习惯养成了,想改绝非易事。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垃圾分类知识进入幼儿园,如果采取背口号、惩罚等形式,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针对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创新多种教育方式,让幼儿愉悦的氛围中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从而带动家庭,实现“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一起走”。
寓教于乐,关键在与“乐”。“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研究证明,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让受教育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比枯燥的口号灌输好得多。从集美区开展的垃圾分类进幼儿园获得取得的良好效果来看,从校园到家庭,再辐射至全社会,寓教于乐都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育手段。(集美区文明办李霖)
本文来源: 文明
23.06.2017 14:01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传承诗词文化,坚定青年文化自信
不久前,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