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让新闻即席发言更真实
近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与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学员座谈时指出,新闻发布是现场直播、即席发言,很难保证发言人的每一句话都完美无缺,有时说错一两句话在所难免。我们经常讲改革要有容错机制,新闻发布工作也需要容错机制。要给新闻发言人创造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敢于说话、愿意说话。只要大原则不错,多说几句、少说几句没关系,就是说错几句天也塌不下来,及时纠正就可以了。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这样的肚量,媒体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宽容。(4月11日 中国文明网)
新闻发言人代表着一个单位的智慧和形象,是就某一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向媒体、民众作出回应的第一责任人。其有时在事件还未完全明朗就要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和倾听媒体呼声。有人把新闻发言人称作是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使者”。然而,这个“使者”都不好当,既要有熟谙本部门内各项业务的本领,又要面对媒体的临场提问表现得进退适度、攻守自如的应变,还要对单位负责的同时让民众满意。有时会因为新闻事件的反转,自己被推上舆论的风尖浪口,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单位平息舆论的“替罪羊”。
现在生活的快节奏对新闻发言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发布新闻时要高效率又要信息全面准确。但是,发言人有时在掌握有限信息量和得到有限授权的情况下,速度和效率难免有所顾及不周。再加上是个别新闻的事发突然,根本就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功课,匆促上阵,这时的新闻发言人角色相当于新闻直播的现场记者。作为民众和媒体,应该欣赏发言人这种在第一时间“快讲”的担当、“敢讲”的自信和“会讲”的睿智。绝不是纠着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大做文章。笔者认为,敢讲、会讲的做法相对于那种绕圈子、绕弯子、说空话、说套话、“打迷踪拳”的表现应该更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接受。同样,太过于教科书版本式的照本宣科只能让民众和媒体更加怀疑新闻发言的真实和态度。毕竟,新闻发言没有彩排,一切都是现场直播。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同样,新闻发言人制度引入容错机制,也将更有利于发言人更自信、更负责任地与民众、媒体开展良性互动和坦诚沟通。让民众、媒体更加迅速、全面了解新闻真相的同时,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从而达到政府与新闻媒体“双赢”的局面。
“有错能容、知错即改、有错必改”这既是保护新闻发言人的需要,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宽容的表现之一。在当今的文明社会,我们应该为新闻发言人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其聪明睿智的条件,在充分享受其为我们提供客观、准确信息的同时,与我们一道以事实的真相驱逐虚妄的谣传,传播社会正能量。(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洪春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