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担心孩子“性早熟” 儿童禁食名单热传

19.08.2014  19:46

  导读:近日,网络疯传一份禁食名单,涉及多个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担忧。难道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开具的,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

  担心孩子性早熟 儿童禁食禁用名单热传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宝宝树等著名育儿网站上流传。婴幼儿家长纷纷转发和提醒别人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这些食品和用品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份禁食名单最早来源于儿研所专家内科的一份诊断书,是用一张打印的小纸条黏贴在病例上,提醒病人不要吃这些东西。但从这份诊断书上看不出具体的疾病和限制食用的原因,只能看出来自于专家内科。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即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女士8岁的女儿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卵泡已经发育,被诊断为性早熟,医生就开出了这样一份禁食名单。由于这名女士提到了性早熟,各地媒体进行了报道,试图证明上述食品和性早熟的关系,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份禁食名单的来源与制作人。

  尽管没有明确的论断,但这份禁食名单上涉及多个婴幼童常用的食品,包括国内一些知名乳企的儿童乳饮料和国际知名婴幼儿品牌的产品,引发了广大家长的恐慌。

  一些有医学背景的家长声称,这些食品中含有较多量的雌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也有一些家长并不问什么原因就直接停掉了上述食品。从最早出现到现在,这份禁食名单已经至少流传一年多。

  日前,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名单上涉及的某乳业公司。该公司公共事务管理系统人士称,其产品选用优质牧场奶源,产品符合国家关于调制乳的相关标准,产品内所有添加物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激素成分。北青报记者尚未得到其他企业回复。

  “开单”医生:禁食名单没有做专门检测

  北青报记者经过对儿研所内科专家擅长领域的调查和对其医护人员的多方求证,发现这份禁食名单来源于其内分泌科的一位陈姓大夫。

  在其诊室,陈大夫向北青报记者证实,禁食清单确实是自己开的,但这份单子仅仅针对的是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儿童。孩子有了性早熟症状,家长会问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每次都要说好几次,家长又希望可以写下来,所以逐渐就打成单子给家长了。陈大夫介绍说,自己一天看的病人在90个左右,禁食名单是根据自己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开具的。

  陈大夫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往往需要做很多项检查,不但价格贵,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孩子吃什么了,或者误用什么了,家长会谈到孩子经常吃的、用的物品。我会根据经验让其停用,然后再观察一段时间,90%以上的孩子停用了某种食物之后,性早熟的症状消失了,乳房也停止了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