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路 万家情 ——福建厦门边防支队爱民固边战略回眸

04.11.2015  11:25

  新华网厦门11月3日(薛剑 吴燕娇)一次次充满爱心的入户走访、一次次严打整治的雷霆出击、一次次爱民固边理念的实践……十年来,福建厦门边防支队以实行爱民固边战略为主线,在维护治安稳定、服务地方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之源:号角吹响 乘风起航

  2006年1月,公安边防部队“三访四见”现场会在厦门召开。

  公安部孟宏伟副部长对厦门边防支队群众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如果全国公安边防部队都达到厦门边防支队这样好的警民关系,我们的工作就能无往而不胜。

  十年来,爱民固边战略的实施在厦门边防支队几经拓展和深化:从爱民固边模范村的创建到警官兼任村官的全面推行,从“阳光调解室”的建设到“好厝边会所”的构筑,从信息主导警务到民意主导警务模式的升华,从创建模范党组织到打造模范团队……

  “作为爱民固边战略的起源发祥地,我们时刻谨记孟宏伟副部长的殷切嘱托,积极探索、精益求精,始终当好群众工作引领示范的领头羊。”厦门边防支队吴兰添政委说。

  “”之愿:民之所望 心之所向

  金秋时节,是小嶝收获的季节。一片纵横交错的“紫菜台”呈现在游客面前。村民邱水进预估,今年的紫菜收入应该可以超过十万元。

  “要不是边防民警的帮助,老邱他们一家现在还挣扎在‘生存线’‘温饱线’上呢,十万块钱哪里敢想!”村书记邱学挺说,“前几年,老邱家紫菜产量特别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民警就专门请专家指导老邱在小嶝开了第一个农家乐,供游客紫菜采摘。

  民警出的金点子让老邱家的日子一下子红火了起来,许多村民也纷纷效仿开起了农家乐。

  “将所有种植紫菜的村民团结起来,共同举办一个采摘节,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又可以扩大影响力,招揽更多的游客。”在驻村民警的建议下,小嶝启动了“紫菜文化旅游节”。

  到目前,小嶝岛现有紫菜养殖面积已达7000多亩,每年的销售额达六、七千万元,村民的收入普遍提高,过去封闭落后的小岛在爱民固边旗帜的引领下已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争相到访的和谐生态岛。

  十年来,厦门边防支队累计走访群众60余万户次190余万人次、贫困家庭3000余户,帮助2000余名群众协调解决了低保、医保、就学、就业等难题,捐款捐物90余万元。

  “”之安:强边固防 铁壁铜墙

  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守望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宁,守护的是辖区的社会稳定。十年来,随着“海西”建设跨越式发展、厦门自贸区的设立,两岸交流日趋频繁、重点工程大量进入边防辖区,构筑平安稳固的社会治安环境成为特区边防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的重中之重。6月23日,马銮湾边防派出所抓获了一名省督网上逃犯。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这个所自主研发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器”。边防民警只要把走访对象二代身份证进行扫描,采集器便能及时准确的采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及时排查出网上逃犯。

  而在治安问题突出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何厝边防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充分整合软件园二期高科技企业优势资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天眼联动”系统。

  “新时期,犯罪行为和手段日趋复杂化、隐蔽化和智能化,传统的管控模式已无法全面掌控辖区治安动态,如何将警力与科技元素有效融合,对提升核心战斗力至关重要。”厦门边防支队支队长谢庆灿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