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眼中的邓小平:清正廉洁的好老乡

21.08.2014  00:13

中新社广安8月20日电 题:家乡人眼中的邓小平:清正廉洁的好老乡

中新社记者 殷樱

一代伟人举世钦,严于律己重修身。家乡赠送酒和柚,必以酬金表谢忱。先正己,后正人,殷勤答谢暖人心。百官同奏清廉曲,万里山河日日新。”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前夕,81岁的四川广安老人邓欲治作诗缅怀与他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老乡邓小平。

生于四川广安的邓小平少小离家后,再也没有踏过这片土地。他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人民吃上了饱饭。家乡人除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对老乡邓小平更有一种特殊的质朴感情。

邓小平清正廉洁方面有4件事让我记忆犹新。”1978年曾受到邓小平接见的原广安县委办主任邓欲治老人表示,第一件,不准收受别人礼物。第二件,家乡赠送的水果不给钱就不要。第三件,要把钱用在人民事业上。第四件,不回家乡麻烦地方。

回想第一次见到邓小平时,邓欲治当时难免有些紧张拘谨,“他见面就说‘随便坐’,待人平易近人。”邓欲治随后与邓小平谈起广安的建设情况,“说起家乡的分粮量,小平边说边算账,一看就知道对基层情况十分熟悉。

在邓欲治眼中,邓小平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老乡。他表示,在那次见面中得知小平最喜欢吃家乡白市柚,从那年后,广安县委每年都给小平送点过去。但邓小平非给钱不可,不收钱就不要。“故乡送点水果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小平同志就那么认真,那么清正廉洁。

邓欲治回忆,1986年,邓小平在成都接见家乡父母官时,广安县委领导请示邓小平夫人卓琳:故居太破旧,是否需要维修一下?卓琳表示:“你们要把钱用在人民的事业上,故居保留下来就行了。

邓小平生前没有给家乡任何特殊政策,他建立几个著名的特区,但是他的家乡一点也不“”。川音不改、川土难离,邓小平的心里始终还是牵挂着家乡。在1986年与家乡父母官见面时,嘱托“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

小平同志十分尊老爱幼,但对家人也严格要求。”邓欲治回忆,最为突出的是敬后母如同亲生母亲、终身供养舅父,但从不要求当地政府对亲戚搞特殊。

一直生活在广安牌坊村的舅父淡以兴是地道的农民,曾资助邓小平出国留学。对于舅父一家过去的帮助,邓小平也没有忘记,新中国成立以后,邓小平委托卓琳给舅父家里寄钱,但也提出了要求。

卓琳说舅父你不能找当地政府麻烦,我们给你寄点钱,养活你。”淡以兴的儿子淡文全告诉记者,邓小平和卓琳按时给父亲寄生活补贴和写信,直到1990年父亲去世。

几十年来,淡文全一家没有忘记邓小平和卓琳的嘱托,不给政府添麻烦,一直潜心务农,自己的女儿也曾外出打工。从2003年开始,淡文全办起农家乐,走上了致富路。

我当农民,不给小平表哥丢面子。”淡文全说,邓小平一生清正廉洁,家乡人为他感到光荣。作为他的亲戚,更不能搞特殊。

少小离家后,邓小平至死不回故乡也曾引起人们种种猜测。后来在邓小平女儿所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有所交待,邓小平一直害怕“兴师动众,骚扰地方”。

追忆老乡邓小平,邓欲治认为,他在清正廉洁方面留下的政治遗产是值得大家继承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