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患淋巴瘤家中债台高筑 盼早日重回课堂
福州新闻网7月29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实习生 蒋雅琛)瘦弱的身板,不敢轻易摘下的口罩,习惯往下看的眼神……他的名字叫张浩,今年刚满13岁,本该上初中的他因查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只能到福州接受治疗。医生曾表示他的病有很大几率治愈,但是突发的脑白症状让他重返课堂的梦想越来越遥远。
医生悄悄写下“恶性肿瘤”
一年前,还有两天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家住龙岩市永定县的张浩被发现脖子上有肿块凸起,而且持续高烧不退。龙岩市第一医院的医生怀疑张浩患上了恶性淋巴肿瘤。“医生看他太小,还不敢当面告诉他,只在本子上写了‘恶性肿瘤’给他爸爸看。”张浩的母亲戴女士回忆,他们一刻不敢耽搁,连夜赶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通过活体组织检验,张浩被确诊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
7个疗程中,张浩的情况一直在好转,主治医生对张浩的康复很有信心。可就在本月10日,张浩出现了脑白症状,脑部白细胞的指数异常高,达到了5400,而正常的指数是在0到8之间。如今,半年之后重回课堂的计划被打乱,张浩的父母正盘算着带他转院去北京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债台高筑也不放弃治疗
“去北京至少还要花50万。”戴女士说,北京的医生建议骨髓移植,需要巨额费用。一年来,张浩的治疗已经花费了50多万,家中早已债台高筑。
张浩的父亲在建筑工地上班,母亲在家接点零活,收入本就微薄。与张浩感情要好的姐姐几乎要放弃今年的高考,辍学去赚钱给弟弟治病。一家四口的生活与张浩的治疗重担都压在了爸爸一个人肩上。
得知张浩的病情和后续的医疗费用,一家人再次陷入了困境。“太突然了,短时间内我们真的拿不出钱去北京治疗。”戴女士说,“我们本不愿惊动他人,但真的走投无路了。”
期盼重回课堂
一年的治疗让张浩体重骤降,155厘米的身高,体重却不到35公斤。他的右手臂插着刚换的PICC管,双手的淤青和针孔清晰可见。每天早晚,张浩都要从出租屋来到协和医院挂点滴,一挂就是好几个小时。
戴女士说,由于治疗要求,张浩已经有半年没有碰过食用油了,平常只能喝粥。免疫力下降使张浩很容易感染上其他并发症。“有一次只是吃了两片鱼肉,张浩的血淀粉酶就飙升了,一连治疗10天。”尽管事情过了5个月,戴女士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与焦急的家人相比,张浩显得很沉稳。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日喜欢看书,这些书是小学同学寄给他的初中课本,还附上了笔记。“他老早就想回去读书了。”戴女士说,其实张浩的心理压力很大,但他不愿让太多人知道他的病情,更不愿意给家人带来麻烦。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愿意帮助张浩实现重回课堂的愿望,请联系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或张浩的母亲戴建兰15160694855,或汇款到9090411010100100378461(户名:张浩,开户网点:永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凤城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