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宪法永葆生命力 ——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热议宪法修改

11.03.2018  03:02

    “法与时移”。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通过对宪法的修改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连日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宪法修正案草案,认真审议、热烈讨论和持续关注宪法修改进程,为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建言献策。

        修改宪法是适应新形势、开启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宪法修改要适应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新征程保驾护航。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是母法,是治国安邦的基石。宪法修改是时代必然、实践必需。我国现行宪法紧跟时代步伐,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谢勇认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在革命、建设后面加入‘改革’二字,使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更加完整。这既是对4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引。”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代表深有感触,“改革永不停息,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修改宪法能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

        历史和实践证明,通过修改宪法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体现实践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才能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

        “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赖于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建君表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对筑牢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序言,与十九大报告是一以贯之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说,这是我国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新变化,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生态文明”写入国家根本法,就是要号召全社会共同建设绿色家园、宜居家园、美丽家园。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推动宪法与时俱进永葆生命力

        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一致认为,推动宪法与时俱进是我国宪法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宪法必将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行稳致远。

        修改宪法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将持续赋予宪法生命力。

        “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序言中增加‘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我十分赞成。”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代表说,“中国的开放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展现了中国的胸襟和世界情怀。

        代表委员们表示,通过宪法修改,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更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