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誓绝不是个简单仪式

24.01.2016  12:12

宣誓代表庄重的承诺和信念的表达,我们绝不能把它仅仅看作一个简单的仪式。国家工作人员在面向宪法宣誓之时,一定要心怀敬畏之心、诚挚之意、庄重之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近日,在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式上,新当选的福建省省长于伟国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上述誓词。据悉,于伟国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面向宪法宣誓就职的省长。
  去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定,要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项决定于今年1月1日施行后,便具有法律强制性效力,以后各地、各级相关官员在就职之际都必须一体遵行,面向宪法庄严宣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要求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首先就应当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把宪法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牢记人民的嘱托,不负公众的期望,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和使命。面向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虽然在表面上似乎只是一个简单仪式,但它却具有重要象征意义,标志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
  宣誓代表庄重的承诺和信念的表达,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它仅仅看作一个简单的仪式。国家工作人员在面向宪法宣誓时,一定要心怀敬畏之心、诚挚之意、庄重之情,真实认识誓词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内涵和分量,深切感受宪法所具有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逾越、不可触犯的至上性和神圣性,在为国家和公众履职尽责过程中时时刻刻牢记宪法的要求和誓词的内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把宣誓的情景和宪法的精神一辈子刻印在脑海深处。
  今后,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的施行,各级、各地相关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之际面向宪法宣誓将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常态。我们希望所有的宣誓者都能够以此为契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