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半班戏

26.06.2014  13:13
  在群山延绵的闽西村寨,每逢新房落成、孩子满月、新婚、老人寿诞,都会花上三五百元,请来“半班戏”助兴。“半班”演出大多在晚上,因为晚上大家都有空。戏台一般搭在村庄的晒谷坪上,寒冷的冬天,则在祠堂内演出。夜幕降临了,晒谷坪上,汽灯把戏台照得比白昼还亮。演员来到舞台,乐师们各就各位,这时,嘹亮的唢呐声、响亮的铜锣声,响遍整个村寨。几个小丑偶尔在台上翻几个筋斗,逗个趣,制造气氛。渐渐地,乡亲们纷纷入座,或呼朋唤友快些入场。锣响起三遍,剧团团长携带全体演员登台亮相,并报出节目单。演出正式开始了,乡亲们渐渐安静下来。年轻人看的是热闹,图的是聚在一起的好心情。老年人是内行,他们吩咐孙儿占据好舞台前的好位置,带一壶浓茶,早早坐好。他们不但要看演技,更要听说词唱腔。好多剧目他们都了如指掌,演员唱了上句,他们便能唱出下句,但还是听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听到入迷陶醉时,微闭双目,摇头晃脑跟着剧情自个哼唱起来。

  “三角班”是在茶歌、灯歌、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型戏剧,先由一个人演唱演变到结合民间歌舞,表现生活故事,也称单台歌舞,一般只有3个角色。“大班”是行当齐全,剧目、音乐丰富的大型戏剧。介于“三角班”和“大班”之间的戏被称之为“半班戏”,它有一定艺术难度,移植、改编、创作并演出大型正剧、悲剧及宫廷戏、公案戏、神话戏等剧目。它是赣南采茶剧的一种,于清末民初从赣南传入闽西汀州府,即今长汀、宁化、连城、清流、明溪、武平、将乐、上杭一带。

  最早的“半班戏”由3个演员、4个乐师共7人组成,行当分生、旦、丑三种,即根据两个茶女一个茶童的歌舞表演演变成二旦一丑的“三小戏”(上角班)——“三小”指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行当。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剧情需要,演员人数逐渐增加,并开始有了老生、小生、老旦、彩旦、花旦、小旦、老丑、小丑等角色,已基本形成为大班的规模,有十几二十人,有服装、道具和乐队,已能够上演差不多完整的各种戏剧了,表演时根据剧情的需要,辅之以舞蹈动作,边唱边跳,十分热闹。

  男女角色的表演各具特色。男角动作粗犷、朴实、简练,主要有踏、摆、蹲、稳4个基本动作,步法为高步、矮步、方步3种,女角的表演则显得轻松、细腻、柔美,主要有跳、扭、卧、细4个基本动作,以碎步、方步、快碎步为基本步法,唱腔道白采用闽西客家话。表演组合程式多种多样,如洗马、舞扇、梳妆、刺绣、出入门庭和生产劳动等。生、旦均画清脸,彩旦加画“蜘蛛”,小丑鼻上画白色蝙蝠或蜻蜓。

  音乐特点。闽西客家半班戏音乐,主要选用易流行、曲调优美的民间小调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其曲调(唱腔)多为歌谣体,和祁剧(即湖南祁阳戏剧)板腔体完全不同,它短小精悍,易记,易唱,常用一种曲调唱多段歌词,唱腔中还常有“哪嗨”、“呀何嗨”等意衬词出现,语言和音乐清新朴实,野趣活泼,表演形象逼真,乡土生活气息浓郁。

  乐器主要有笛子、扬琴、二胡、大胡、三弦、月琴、唢呐、小锣、小鼓、钹等,演唱中以管弦乐为主,过门时,管弦乐、打击乐齐上,跳舞时以吹打乐扬长,根据表演的需要,时而“玉燕徐飞”,时而“鹰击长空”,快慢适当,轻重适度,整个乐曲活泼,流畅,悦耳动听。

  剧目一般是古装戏,内容多表现男女爱情,风流韵事,通俗易懂,内容曲折,故事离奇,结局圆满,皆大欢喜,颇受群众喜爱。传统剧目有《车公传》、《赵玉林》、《才郎别店》、《胡公子上青龙山》、《落马桥》、《割肉记》等30多个剧本,还有《卖花线》、《大补缸》、《采桑》等多个小戏。

  “半班戏”那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着人们,剧团遍布闽西各个村寨,演出十分活跃,成为庙会和节庆日期间的主要文娱活动形式。

  “半班戏”那优美缠绵的唱腔,如泣如诉的道白,曲折饱满的戏情,不但传承了悠久的客家文化,还唱出了现在客家人的好日子,更唱出了他们的幸福和憧憬。      (赖晨)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