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管齐下”全力打造诚信形象

24.08.2019  02:01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内容之一,就企业而言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个人而言是人的“第二身份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建立都是以信用规则为根基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体制改革的深化,信用规则日显重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过程中,通过“三管齐下”完善信用体制,全力打造诚信形象。

  以建设信用政府为引领,做到诚信施政,实现政务透明。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以权力运行为核心,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履行职能,通过建立明晰的权力责任清单、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服务、推行事务性服务市场化等方式,解决“表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建立“有责必为、有为必深”政府,避免因“管得过宽、管不到位”而失信于民。法阻碍行政秩序和损害公共利益行为,以严格的依法施政取信于民。二是实行政务公开。以职责履行为主线,依照行政程序,在提高行业、社会参与度的基础上,增强政府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将宏观政策、政府决策、行政管理等领域要求公开的内容予以公开;同时勇于承诺,对社会公开承诺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理时限和质量要求,以“施政必明、违诺必究”取信于民。三是强化信用监管。以维护秩序为目标,政府主要从宏观上把握,借助大数据,将道德、法律、商规凝聚成一种机制,不断完善行政行为和市场信用监管,为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法治保障,严厉打击商业诈骗、废逃债务等失信行为,

  以创建信用企业为关键,做到诚实守信,提升质量效益。一是实施信用管理。企业作为信用建设的市场主体,从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入手,把经营者的诚信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传递到企业团队的每个人,做到全员信用自律,自觉重合同、守信用,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建立企业运行的良好信用秩序。二是推行信用激励。政府建立全面的企业信用记录、评价体系,制定与信用相关联的优先扶持、准入条件等激励措施,推行公平竞争的自律制度,让守信企业得实惠、受支持,失信企业受限制、遭排斥。对优质守信企业进行资金奖励外,还给予立项争资等政策优惠;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在扶持上进行政策限制。三是倡导信用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引进具有较强诚信意识、道德修养和开阔视野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团队,作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着力点;同时内待员工、外对市场“言必信,行必果”,树立信用企业的整体形象。

  以培养诚信公民为重点,做到明礼守信,完善道德规范。一是注重道德修养。一方面,诚信教育从娃娃做起,将“明礼守信”的道德传统列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县电视台、网络媒体、公共场所电子屏幕等媒介,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员干部需率先垂范、当好表率,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使信用理念、信用意识、信用道德深入人心。二是扩大环境影响。以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为载体,充分发挥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家庭诚信建设列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的主要考核内容,促进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同步提高,使明礼诚信成为社会大众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三是实施信用评价。政府牵头,以村居为实施主体,探索建立民间个人信用记录、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就业、帮扶、社保、救济等政策引导措施,发挥民间监督与自律作用;发动群众自评落实政策,让守信者受尊重、失信者无市场,从而充分调动民众参与诚信建设的积极性,争做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大田县委文明办,高上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