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下的“拒绝进站” 挑起的是责任

20.06.2014  12:02

  国家铁路局昨日发布了《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明确了车票实名制管理的范围,规定只有快速及以上等级旅客列车和相关车站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儿童票除外。并强调铁路运输企业应完善相关保密制度,保护因车票实名制管理所获得的旅客身份信息及乘车信息。(6月19日 新华网)

  即将实施的《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办法》规定,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的车站及列车,对拒不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或者票、人、证不一致的,铁路运输企业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花钱买了车票,就是因为证件忘带了不能进站,铁路的服务缺少人性关怀”不少网友纷纷吐槽。

  火车票实名制是指乘客在购买火车票和乘坐火车时,需要登记、核查个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的一种制度,从2012年元旦起,铁路进行了广泛推广。用铁路系统的话说,推广火车票实名制是“一票难求”现实条件下解决公平买票问题的重要路径。一个实名、一张车票,外加本人携带身份证件,各要素的统一,断绝了囤积大量车票,代价而估的现象,的确有效打击了黄牛的气焰。对预防、减少和打击铁路沿线上的各种犯罪行为、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加强乘车管理也都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于那些买了车票,而又忘了携带身份证件的旅客,实行这样“硬邦邦”的条例,铁路部门“待旅客如亲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又体现在何处!面对质疑,铁路部门坚持高举“拒绝进站”的旗帜,意欲何为?

  回过头来,又要从实名制的好处说起,好的东西自然要坚持,但是,能不能在特殊情况下,开一个口子,给人行个方便?答案显然是:不行。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记得今年春运前夕,有网友恶搞,用动漫名字车票乘车。当时有不少网友则呼吁,铁路既然实名制,就不能给个别人留下可趁之机,哪怕身份证号码对,姓名不对也不行。黄牛是不是也用类似方式屯票?质疑声浪,不绝于耳!

  实名制若开了个口,放松了尺度,就会有投机的可能,实现公平购票、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加强乘车管理就会成空中楼阁。

  可以看出,主流民意对实名制抱正面评价态度,毕竟提供了一个公平购票出行的环境。铁路如今将实名制管理,制度化、法规化,就是要让蚊子叮鸡蛋,无缝可钻。这不是冷酷,不讲理,恰恰相反,实现公平正义,挑起的是责任。

  (作者:江曲)

【责任编辑:林少斌】【值班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