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官员:学生喜爱体育 却不喜爱体育课
“以前我去听课,看到体育老师队列操一拉、球一发,我心里就嘀咕,这回完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在由团上海市委主办的一场“新青年说”活动中说,现在各种大会、小会都在讲要重视体育,但总体来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很积极,学生们却未必,“他们大多不喜欢田径类项目,篮球、足球还可以,但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体育课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伴随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召开,如何做好体育教育工作近来成为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总体看,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大二学生任浩告诉记者,如今的同学们,并不是不喜爱体育,也不是不懂得锻炼体质的重要性,但在微信微博、看剧和打游戏“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同学们很难再被从电脑前拉回操场上……。
王平坦率承认了这一点——学生喜爱体育,但却不喜爱体育课。
王平介绍,上海目前正着力解决“体育个性化教学”问题,以期改变上述状况。
而在大学里,体育运动呈现的则是另一番“既热又冷”的尴尬状况。任浩是复旦大学学生会社团部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学校所有社团中,体育社团最多且会员最多,每天校园篮球场、羽毛球场都人满为患,不够用;但另一方面,如果你稍一留意球场就会发现,在那里活动的总是那么几拨人、都是老面孔。
“与在外运动的学生相比,宅在宿舍里上网的人肯定更多。”任浩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参与主办了8场复旦校园“百日千里”酷跑活动,酸甜自知。
“第一次人来得最多,后来就难了。”每周的周二、周三,任浩就要开始为周末的长跑操心,“每次都得找个有意思的做法,至少先吸引同学们来,以后再谈让他们自觉坚持跑。”
任浩变着法子炒过这样几盘“菜”——“CosPlay欢乐跑”,让CosPlay社团着戏服跟大家一起跑步,增加趣味性;“奥运冠军带你跑”,让在学校就读的奥运冠军出面,跟同学们一起跑步,发挥名人效应;“校园名师带你跑”,通过人人网投票,选出大家喜爱的老师,票数最高的几个热门人员应邀一起跑步;“男神女神都来跑”,征集跑步过程中涌现的俊男、美女照片上传到网上,并由专业写手撰写“跑步艳遇”。
一个学期“操劳”下来,任浩忍不住在“新青年说”会议现场向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发问,“都说要体育教育改革,怎么改才能让长跑比上网有趣?怎么把学生们从电脑前拉回到操场上?”
除了毕业证书和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中学还能给你什么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校长高屹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毕业时,学校除了能给他一张毕业证书和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外,还能给他些什么?
高屹供职的这所学校,是上海比较不错的中学之一,高考一本升学率超过90%;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所学校还是一所体育特色学校,学校的老校长就是一名体育教师。
全校的学生除了学业外,都被要求会一点特别的东西——“会打一点篮球、会欣赏一点交响乐、会做基础小课题”。篮球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打了约40年,每年每个年级的每个班级都要组成一支男篮、一支女篮去打“南模杯”,第一学期打预赛,第二学期打决赛。
“班主任领队,任课老师啦啦队,赢了比赛就像是英雄一样。”高屹说,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很重视学生体质。与以往学校占用体育课、家长剥夺孩子打球时间相比,现在的主动权在学生自己手上。
也就是说,如果不喜欢体育课,学生们或许可以偷懒、也可以找借口不上课。
上海嘉定二中老师张晓华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觉得我只要学习成绩ok就行了,但他因为从小缺少锻炼,得了胃痉挛。”张晓华对班里学生的要求是“生活中学会微笑,操场上要冒泡,教室里要高效”,她最喜欢的学生也是班里篮球、足球玩得最好的男孩。
“每天都要找时间打球,礼拜天带一帮人出去练球,学习成绩年级第一,字写得飘逸、潇洒、有风骨,全国学运会还去当了志愿者。”说起这个男生,张晓华眉飞色舞。
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主动走上操场,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煞费苦心。与数学天才、物理天才相比,教育部门越来越希望多看到一些品学兼优的足球少年、篮球王子。
高校也喜欢身心健康的学生。清华大学从2010年开始一直坚持全校男生跑3000米、女生跑1500米。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介绍,经跟踪测试,发现学生台阶运动的不及格率入学前为52.6%,入学半年后降为7.2%,一年半后变成3.1%;体质水平高中毕业时平均57分,大一提高到68分,大二提高到72分。
陈旭说,新形势下新生体质下降、学业加重、课外活动增加、网络诱惑难挡,对学校体育、学生体质增强提出了严峻挑战。
体育教改更应关注“上课技巧”
在北京,政府对体育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将体育工作的评价权重由5%提高到20%;2012年投入4.24亿元,新建改建16个区县414所中小学体育场地;2013年投入2900万元,为远郊区县更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投入1200万元为全市学校购买校方责任险和校方无过失责任险,减少学校组织体育锻炼的后顾之忧;2014年投入9000万元为全市中小学配备单双杠等体育器材,投入2463万元实施中小学体操区域地面软化工程。
此外,北京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行课外活动计划。2014年投入5亿元购买社会服务,学校每天在15:30至17:00面向全体学生,遵循自愿的原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在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素养。
据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介绍,2015年,这一项目的市级财政投入将达到13亿元。
除北京外,江苏、甘肃等省也在体育设施建设、学校体育工作测评等方面加大了政府投入,数据清晰可查证。而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唯有代表上海发言的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几乎没有提及“数据”。
上海的关注点在于“学生兴趣”。新的做法被称为“义务教育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专业化”体育课程改革。
在上海嘉定二中,这里有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太极拳等8个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每次体育课全年级打通,按兴趣分班;上海进才中学,除排球、游泳两门必修体育课外,还有体育社团提供空手道、跆拳道、羽毛球、网球等训练服务。
翁铁慧称,上海已有17所高中的20个体育运动项目在试点“新教法”——体育课实行俱乐部式的小班化教学,形成由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等构成的成系列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