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宗教对话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佛教在线甘肃讯 近日,第一届“宗教对话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会议由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所和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30多个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办方阐述了“宗教”与“梦想”之间的深刻关联,呼吁与会学者们推动宗教之间、教派之间的对话,使不同的信仰者在理性、和平的对话中,寻求共识,促进和谐,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联合国宗教理解与合作组织(NGO)国际主席、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肖武男作了《宗教对话与社会和谐》主题演讲,他从分析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冲突——文明的冲突和人与自然的冲突入手,认为宗教对话有助于降低文明间的冲突,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光沪在其主题演讲《当代中国的国家目标》中,结合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基督宗教的人论,反思了国家观念与国家目标等问题。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长梁燕城发表了《基督教生根中国研究》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只有深度掌握基督教信仰的深层体验和灵性境界,才能准确理解基督教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融通之路。他同时建议中国政府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基督教,正面引导基督徒参与实现中国梦。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王建新在主题演讲中,分析了唐朝景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成败得失,指出宗教本土化的本质是对话、互动、共存甚至融合,而这种动态关系形成的动力在民间而不只是精英上层。
如果说宗教信仰关心的是终极层面的问题,中国梦则关心的是现实历史中的问题,二者并不必然冲突,反而常常是相互影响,并互有助益。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赖品超从文化全球化的视野,结合对中国文化的考察,反思了宗教对话与文化繁荣的关系。他指出,中国文化的历史经验所呈现的,既不是文明冲突,也不是西方化或杂交化,而是一种创造性综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对待西方文化,将有助于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澳门圣若瑟大学教授田默迪从个人经验与历史反省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当代的宗教问题。他指出,中国当前最大的挑战是文化性的,如果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能够发扬光大,则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社会问题研究中心赵志指出,中国历史上秉承“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新世纪的“和谐”理念提升并推动了文化生态多元化趋势,当下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着国人的理念,考验着施政者的智慧。山东大学教授陈坚认为,在不完美的尘世中,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使自我的内心和谐快乐,这是佛法所能保证的人的终极幸福,同时也应是“生活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暨南大学教授陈才俊介绍了晚晴基督徒知识分子的中国梦,说明信仰与救国、信仰自觉与民族自觉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融合、彼此合一的。
宗教对话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包括科学与宗教的对话,以及宗教之间、教派之间的对话。兰州大学教授周传斌的论文《跨越“穆斯林—基督徒”鸿沟的桥梁》,介绍了美国前国会议员、前基督教基要主义者司建德的《致命的误解》一书,说明从经典文本、语源学比较以及跨越国界的旅程当中,寻求架设跨越文明鸿沟的“桥梁”的可能性,并进而指出,对宗教及其教义的任何虔诚的解读,都应该是导向“合”,而不是“分”的。内蒙古大学教授刘青瑜以天主教传教士田清波在内蒙古传教期间对蒙古族历史、语言和文学所作的研究,探讨田清波的蒙古学研究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作用及影响。兰州大学李正元教授介绍了四川松潘羌寨神灵信仰及羌族的文化理性,指出羌族人在这种文化理性的支配下,不断地吸收周边民族的宗教文化。这种文化理性为思考我国民族宗教中不同宗教元素之间的对话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路径。
宗教对话与社会和谐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旨,与会者主要从伊斯兰教、犹太教、东正教、宗教对话与全球伦理的角度,讨论了宗教对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北京大学教授徐凤林在其《本性与教化》一文中,论述东正教人性论与儒家人性论的共同点,指出东正教人学和中国古代儒家人性论学说的宗旨都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生活实践问题;它们具有共同的思想诉求,即理论的认知是为了生活实践。北京大学博士刘智豪的论文《东正教在台湾的现状及其适应》,通过介绍东正教神父力图在东正教传统与中华宗教文化之间寻求某些相似性,以促进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与交流,说明文化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完全同化,或其中一种文化的彻底消失,而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吸收、补充、改变或接纳。(文:韩思艺,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