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宗教与艺术研究”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佛教在线上海讯 佛教故事目连救母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印度教的寺庙造型与宇宙生成有怎样的联系?伊斯兰教神龛上的铭文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唤醒了先知?不同宗教本身的排他性常常给学者们的研究之间设起壁垒,然而复旦大学却让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围坐一起,共同畅谈“亚洲宗教、思想与艺术史综合研究”。这一次,学者们用的方式是“看图说话”。
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心艺交融——全球化中的亚洲宗教与艺术研究”研讨会于2014年6月16日至18日举办。十六位国内外学者齐聚一堂,以图像作为宗教传播的共同研究对象,在跨文化对话框架下,探究宗教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之道。
艺术史学者邓菲一直关注图像与历史的互动。在本次研讨会上,她用宋金时期华北墓葬中大量存在的“妇人半启门”形象,以及寺庙、石窟壁画、佛造像中的同类题材,向与会学者呈现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以及中国古代民间传统人神观念,对于墓葬艺术的影响。
“妇人半启门”这一题材大量存在于宋金墓葬中,如河南白沙宋墓、山西稷山宋金墓等。墓葬中,一位女子从一扇关闭,而另一扇半开启的门的缝隙中显露半身,小心翼翼地向外探望。这种充满神秘性的题材,因启门之人多是女性,故而得名。传统上,对于“妇人半启门”形象存在多种阐释,如暗示门后有庭院、房产,寓意主人家业殷实,或启门者为仙境使者,引领墓主升仙等。邓菲利用大量佛教图像艺术中存在的“半启门”题材,阐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加深门间隔出的两重空间和两个世界的内涵。
道教史青年学者陈铮则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很可能从来没有去过四川的六朝画家顾恺之是如何看到四川云台山的全景和内部的呢?陈铮用顾恺之能够“看到”被阻隔的城楼,来说明其具有道教中所说的“心存目想”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观看”方式,眼睛被认为可以在心灵的指引下看到本无法看到的世界。两晋六朝时期,道教方术非常流行,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像“心存目想”这种在道教影响下产生的观察与感知世界的方式,从顾恺之的时代开始慢慢渗透到中国人的思维世界,并在宋代形成了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创作语言,“当那些古代山水画展示出独特视野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在里面被轻易压缩了。”在最后,陈铮解释了经过西方“科学”绘画观念洗礼的现代国画艺术家,为什么作品中往往缺少一份“天趣”,原因就在于他们过于依赖物质形态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