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已属国际中高水平

29.01.2015  14:43
        原标题: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已属国际中高水平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日前在“新供给2014年4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已达36%左右,在国际上属中偏高水平。


  冯俏彬指出,中国税收进入2005年以后增长态势非常清楚,每年增额将近一万亿元。从相对指标看,我国宏观税负水平非常高。“2014年上半年测算数据显示,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大概在36%左右,相较国际水平属于中偏高的水平。


  冯俏彬称,如果把整个经济活动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来区分的话,在我国税制结构中占到约65%的流转税主要在生产和交换环节征收。“在这个环节征收,最大的好处是为国家财政筹集稳定、可靠的收入。但是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因为90%的税收是由企业缴纳。企业不但要花大量的精力在这个事务上,而且对创新创业也会产生抑制性影响。


  冯俏彬表示,新常态下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由现在主要在生产经营环节征收逐渐转向在收入、消费和财富三个环节。


  第一,消费税。现在的消费税是对11类产品选择性征收,未来的趋势是,从选择性征收到普遍性征收;第二,个人所得税。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70%左右的人群被所得税覆盖,而我国只有几千万人缴税。未来改革方向是面向大多数人征税。而且,未来改革还要降低税率,现在边际税率是45%,我们希望它能降到25%,和企业所得税持平;第三,房地产税。“顺利的话,在2017年将开始征收房地产税。前一段时间公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就是房地产税改革的一个基础条件。


  当前,社会上对减税的呼声一直很强烈,冯俏彬根据其对财政收入形势的分析认为,未来减税的空间其实是非常小的。“财政部门传达出来的信号,减税无非是对小微企业减税,大面积的减税很难想象。未来减税的效应远远弱于增税的效应,而未来在减费上有很大的空间。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