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安溪数万春笋养深闺 肩挑手提出山难年年遭损失
安溪东溪仑自然村春笋陆续出土,但因村路难行,销售受阻,每年都要损失上万斤
泉州网4月9日讯(记者 许奕梅 王盼琛 文/图)雨后春笋节节高,清明节期间,正是春笋成熟上市的好时节,但安溪金谷镇洋中村东溪仑自然村的村民们,面对400多亩茂盛竹林,却又喜又忧。个头大、水分足的春笋陆续出土,但因出村道路一直未能铺设水泥,销售受阻,今年七八万斤的春笋产量又可能要损失上万斤。
春笋很难大批量运出,大部分只能晒干后再到集市去卖。而因为一条5.8公里的“不通路”,东溪仑自然村至今还是安溪被特批的实行土葬的村庄,村民期盼能早日通水泥路,改土葬为火化,移风易俗,村庄竹林经济能进一步发展。
因道路不通 村里仍保留土葬传统
从安溪东溪高速出口驱车到洋中村,一路都是平坦的水泥路,但再从洋中村村委会驱车到东溪仑自然村的一路上,有5.8公里的土路,坡陡路滑,驾车的洋中村支部委员、东溪仑自然村角落干部陈金义说,也只有像他这样熟悉此山路的,又是东溪仑本村村民,才敢开车走这段路。
个头大、水分足的春笋陆续出土。一路开上去,记者发现,该段土路路面最窄处只有3米多宽,一旦双车交汇就难以通行,而东溪仑海拔660米,山高路陡,沿路没有安全护栏。不长的一段路,缓慢开上去也要花费半个多小时。
而在土路旁,能看到不少墓地。陈金义说,早年安溪就在全面依法推进火化,东溪仑也想响应此政策,但实际情况是,进村路难走,殡葬车开不上去,一遇到雨天,路面泥泞坑洼,车辆更加寸步难行。因此,该自然村被安溪县民政局特批为可以实行土葬的村落。
路难走运不出 每年春笋损失上万斤
走进东溪仑,一片片茂密竹林随风摇曳,自然风景怡人,多位村民身背镰刀,扛着锄头,行走于竹林间,挖出一个个新鲜的春笋,这也是他们辛苦大半年的劳动成果。
据悉,该村户籍人口有300多人,但是经济相对落后,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村里仅剩老人和孩子,常住人口仅七八十人。
很少有人敢开车走这条5.8公里的土路目前,种植竹笋的农户几乎是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产春笋近8万斤、冬笋1万多斤。但在笋大丰收的同时,村民们也一次次遇到销售难题。
65岁村民陈瑞兴的两个儿子早年就外出打工定居,现在只留下夫妻俩在村里以种笋为生。他发愁说,现有的村路货车不敢走,笋无法大批量运出售卖,多只能靠村民或骑摩托车,或是肩挑着下山,但一次只能运100多斤,遇到雨天路更难走。
陈瑞兴和其他村民也会将笋简单加工后晒成笋干,但是清明后雨水多,很多笋晒不干,滞销的笋和晒不干的笋放久了都会烂掉。
陈金义说,每年全村收成的春笋多会损失一两万斤。
盼早日打通水泥路 带动经济移风易俗
除了种笋,东溪仑一些老年村民的竹编工艺曾远近闻名,簸箕、锅筛等竹制品销售到金谷镇各地,但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竹制品的使用日渐减少,留守村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就是每年出土的春冬笋。
坡陡路滑,村民出行多靠搭摩托车。走在村里,也能看到不少砍伐下来的毛竹堆放在路边。陈金义说,此前也有人想采购这些竹子,用于盖民俗屋等,但是大货车开不进村里,竹子运不出去,最终只能被村民当柴火烧,很是浪费。
在上世纪80年代前,进村只有山路,出入很不方便,1985年村里发动村民合力挖路,1989年才打通了这条土路。2007年后,村里每年都会向上级申请几万元资金来翻修路面,给路面铺设碎石防打滑,让外出务工村民能开车回来过年。
竹林中挖笋“路不好走,孩子们上学都只能在洋中村里借住。”陈金义说,上世纪90年代,村小学撤并后,孩子都要到村外上学,上小学的孩子因为村路不好走没法每天回家。
金谷镇镇党委书记肖列水表示,一条村路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村民出行上学也受到影响,而尽早将土葬改火葬也是大势所趋。虽然每年镇里都在帮村里争取资金翻修路面,但尽早铺设水泥路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他们计划将水泥硬化路面拓宽到4.5米左右,另设排水沟和安全护栏,5.8公里路面改造资金需要600多万元。他们在尽力发动乡贤,也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