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泉州安溪城隍庙 悠悠千载庙史感悟敬畏之理

28.10.2017  20:37
每块匾额都在揭示城隍庙的功用 - 新浪
安溪城隍庙中主祀“清溪显佑伯主” - 新浪
庙内庑廊有各种神像 - 新浪
安溪城隍庙历尽沧桑,迄今香火炽盛 - 新浪
庙宇宏敞,建筑巍峨 - 新浪
城隍庙的西侧有东岳寺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每块匾额都在揭示城隍庙的功用 安溪城隍庙中主祀“清溪显佑伯主” 庙内庑廊有各种神像 安溪城隍庙历尽沧桑,迄今香火炽盛 庙宇宏敞,建筑巍峨 城隍庙的西侧有东岳寺

  城隍,闽南百姓称之为“城隍爷”,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古代,凡有县的地方,必建有城隍庙。安溪城隍庙,古称“清溪城隍庙”,始建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古时这里曾浓缩了一座城市居民的精神追求。

   悠悠千载庙史

  一提起城隍庙,很多人会不由地联想起那表情冷峻的黑白无常,以及肃穆威严的城隍爷。有些地方的城隍庙内外,还会布置得如同古时的衙门:有六扇黑漆门、堂鼓、火签、惊堂木等物,正殿城隍爷神龛左右,还侍立着判官、无常、执杖鬼等,门禁森严。令人一脚踏入,自然敛神收心,肃然起敬。据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介绍,“城隍”是中国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专司人间善恶之记录、通报、审判和移送之职。古代城隍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代天理物,赏善罚恶。

  安溪城隍庙,古称清溪城隍庙,内祀城隍伯主,始建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为福建最早兴建的城隍庙之一(据《八闽通志》及州府志载,安溪城隍庙始建年代在全省仅迟于长汀县城隍庙和福州城隍庙)。原庙址位于县治东,新庙址则位于安溪县城凤冠山麓东岳寺东侧,与东岳寺并列,坐北朝南。新庙建筑殿宇嵯峨,五进殿堂,顺山势递升,气势雄浑。

   敕赐袍冠加宠

  踱步而观,安溪城隍庙第一殿面宽五间,辟三门,檐口辉绿岩龙柱,门堵、窗棂上有鲤鱼跳龙门、双龙戏珠、狮凤牡丹、松鹤莲荷等,各式吊筒雕刻细腻,透雕着花竺、垂莲、嫦娥奔月等图案。大门柱联为“隐处也难逃洞鉴,入门各自检平生”,上悬“城隍庙”烫金匾额。

  第二殿为城隍殿,重檐歇山式,面宽五间,进深五间,前加拜亭。殿柱有联:“城隍显赫,绥安山海著聪明;伯主神通,燮理阴阳灵判断”,展现城隍伯主的神通之处。拜亭另有一副古联:“宠锡袍冠八闽第一;褒封伯爵五邑无双。”传说安溪城隍伯主自宋代以来,由于曾为宋太后治愈顽疾,得帝御赐龙袍,又是五大县(即南安、安溪、晋江、同安、惠安)的保护神,护佑百姓免受旱、涝、风、虫、兽灾之苦,因此两次受到朝廷敕封,宋帝赐金冠、龙袍、玉印,褒封显佑伯。清嘉庆年间,神显灵灭贼有功,道光皇帝又敕赐“钦加普护清溪显佑伯”圣旨一道,故被尊为“八闽第一”、“五邑无双”。据说那城隍伯主之印至今仍在,系宋代皇帝所赐,玉质方形,边长7.5厘米,高5厘米,印文为“敕封清溪显佑伯印”繁体篆书,印座上雕有一头上有“”字纹的卧蟾蜍,寓有灵显威赫之意。

  一至三殿内诸神像,均仿旧庙体式。三殿为城隍寝殿(正殿),正副五尊城隍神像均坐正殿,伯主神像端庄严肃,黄袍金冠,这与其他地方城隍爷身披红袍有着明显区别。八爷、九爷伫立两旁,魁梧雄伟。左边庑廊内有稽查、考功、赏善三司,右边庑廊速报、典狱、罚恶三司俱在。三殿还供奉镇庙城隍暨夫人神像。

  四殿为大悲殿,奉祀千手观音及十八罗汉。五殿为大雄宝殿,奉祀三宝世尊。全庙飞檐翘脊、雕饰精美,着实让人赏心悦目。

   肩负众多使命

  城隍的来历由来已久,周朝时的祭祀,除夕要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水(隍)庸(城)神。漳州市历史学会名誉会长郑镛在《闽南民间诸神探寻》一书中称,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无水的城堑为“”,城隍作为神,据说是《周礼》记载蜡祭八神中的水(隍)和庸(城)衍化而来的,是一种原始风俗的残留。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渐形成,绝大多数城市都是靠近水边的,水与城有了进一步的结合,于是水神和庸神也合二为一,成为城池的城隍神了。在战乱不断、灾祸频仍的封建时代,人们希望能安居乐业,便虔诚地祈求城隍的护佑,于是,城隍信仰逐渐在民间形成,并不断发展。

  郑镛还表示,唐朝时,信仰城隍已相当普遍。当时的杜甫、韩愈、张九龄、许远、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撰写过祭城隍的诗文。此时,城隍开始变幻成人的形象。后唐李从珂在清泰元年(934年),封城隍为王,是朝廷正式封城隍的活动。到了明代,朱元璋下令根据明朝地方官吏制度,重新制定了一套城隍的封号和爵级,颁布天下,并敕封京师城隍为帝;开封、临濠、东和、平滁为王;府城隍封号“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官秩二品;州城隍封号“监察司民城隍灵佑侯”,官秩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民城隍灵佑伯”,官秩四品。这样等于朱元璋一个人封了阴阳两界的官。可能自己也觉得不妥,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又下令取消城隍爵级,只称某府某县城隍之神。洪武二十年,城隍改建庙宇,布置成衙门状。清代因袭此举,地方长官赴任,必先拜谒城隍。隋唐以后,道教把城隍纳入自己的神系,城隍神由人鬼担任,职责扩大为治国安邦、祛恶除凶、调和风雨、监察吏民、救病治瘟、管领死魂等使命。

   反腐戒贪功能

  在安溪城隍庙的正殿上,有明朝张瑞图所题的“阴骘下民”匾额,此四字取自《书经·洪范》的“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即上天默默安定臣民,要他们和谐相处居住在一起的意思。可见,城隍庙是具有促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教化功能的。传说中,凡是城隍管辖范围内的百姓所做的任何善事和恶行,神灵都要向城隍报告,由城隍记录在案,予以赏罚,分毫不差,只是兑现时间上的早晚罢了。

  不仅如此,自明初起,城隍庙实际也有反腐戒贪的监督功能。明初,朱元璋规定,每年城隍祭典必须由皇帝及各地方官亲自主持,据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所载,太祖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后世,许多在任时政绩显赫、口碑佳的地方官,死后被奉为城隍神的屡见不鲜,其实也是起着一种示范效应。明朝形成了一个官方惯例,“新官赴任,必先谒神(城隍神)与誓,期在阴阳表里,以安下民。”这就相当于签订阴阳两界的“廉政责任书”。这对于试图腐败的官员,也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

  古往今来,文人名士来到安溪城隍庙不免有感而发,于是留下诸多名匾佳联,如明进士秦钟震作的“为恶不灭,祖宗有馀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祖宗有馀殃殃尽必昌”,清知县叶绍芬题的“燮理阴阳”,清庠生陈子瑞作的“神所凭依将在德;尔于幽独毋自欺”、“看彼世人诡谲心肠,莫怪此公吐舌;睹斯色相黑混面目,真令我辈惊心”等古联,也有“赏惩善恶因果有报;燮理阴阳判断无差”“进庙来,先自问平日所行何事;归家去,莫忘记今朝俯首通诚”“善报恶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孽镜高悬,善心人不妨当头一照;影衾多愧,恶念者应怕有物潜窥”等诸多劝善对联。城隍庙俨然便是自上而下改良和教化的重要场所。

   凝聚民众期盼

  安溪城隍庙现存两方石碑刻,立石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二月,县令夏以槐撰文。一为示谕碑,一为造船碑,记述当时为解决每年春斋醮迎傩之资,置造溪船二条,在安溪至泉州运盐,并免收税费,“取其作息以为醮费”。说明当时官府对于每年城隍春巡的重视。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5·县城隍之祭》载:“祝文:维神赫濯,炳古烁今。聪明正直,民社攸凭。理阴辅阳,福善祸淫。是是非非,炳若日星。兹届仲春(秋),致荐豆馨。希神昭格,庇民蒸民。五谷丰登,家给人足,永享升平。尚飨!”寥寥数十字,道出民众对于城隍神的祷告与期盼。

  据介绍,安溪城隍庙历尽沧桑,古时几经修葺和重建: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景泰二年(1451年),邑人陈贞德重修;成化八至十五年(1472年-1479年),知县谷延怡、吴英再修,典史蔡珍增建后堂三间;嘉靖十八年(1539年),知县殷楘、典史邹奇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庙宇毁于倭,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知县蔡常毓重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县谢宸荃重修前后殿宇;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县戎式弘重修,知县曹鑛续修;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知县曾之传新建后堂住持方丈室;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何隆遇铺砌拜亭前石坪;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县庄成重修。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对于城隍庙的修缮、重建,其实都表明了城隍庙在民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依附于城隍庙的种种象征意义,深深扎根于此地居民的记忆中,是岁月无法抹去的。正如刘建平先生在《追忆上海城隍庙》一文中所述:“上海是一碗汤,城隍是浓汤的底料。”这样的描述,似乎放在安溪,也同样适用。(记者 吴拏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