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祭扫”成为清明文化的现代符号

03.04.2019  15:32

  近期,山西、北京、四川等多地连续发生森林火灾,成为舆论焦点。1日晚,应急管理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今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将多地火险维持在“极度危险”级别,这也是官方时隔三年再次启动该级别预警,与此同时,多部门也密集部署森林消防安全。(4月2日中新网)

  “清明时节火纷纷,家中亲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本是扫墓祭祖、寄托哀思的时候,但每逢清明,森林火灾总是呈现高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近期,山西沁源、北京密云、四川凉山、陕西商洛等地连续发生森林火灾,再次以血的代价警示了清明“无火祭扫”的重要性。特别是凉山山火爆燃,造成了27名消防战士和3名救火群众牺牲,让人扼腕悲痛。

  根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春防期间,历来是中国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时段,1987年以来,全国共发生71起特大森林火灾,60%集中在这一时段。传统民俗用火、祭祀用火、春耕生产用火交织,进山踏青旅游、采摘山货、驴友穿越等活动频繁,使得清明时节成为野外火源管控最难时段。数据显示,90%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灾系由上坟烧纸、吸烟、烧秸秆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原因引发。

  清明祭扫,焚香、烧钱、放炮是一种传统仪式,也成了清明文化中难以割舍的固化符号。随着农村家庭经济的改善,这种文化符号还被强加了攀比、炫富的错误价值,不少地方,焚香、烧钱、放炮愈演愈烈,场面越搞越大。这显然与国家倡导的文明祭扫、绿色祭扫理念极不相符,也留下了无穷的消防安全隐患。一场不经意的山火,使清明哀思演化成家庭悲哀,这样的现实悲剧真是举不胜举。

  清明用火是一种传统祭祀文化,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在心中筑起一道“防火墙”也是现代清明文化忽略不得的一种文化构建。近日,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超常规措施严控林区牧区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这一被称为“无火祭扫”的举措,就是旨在引导全社会将消防安全融入传统祭扫文化,使之成为现代祭扫的文化符号。

  构建安全祭扫、无火祭扫的现代清明文化,需要从观念上做持之以恒的浸染和熏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地方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宣传引导责任,充分利用公共媒体,不遗余力地营造安全祭扫、无火祭扫的清明文化氛围。传统观念的改变,文明观念的树立,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尤其考验基层政府组织的能力,政府应督促农村基层组织把安全祭扫、无火祭扫的宣传引导当作基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利用村规民约等方式将现代祭祀文化锲入村民思想深处,通过耐心劝导和制度约束帮助村民将观念转化为行为自觉。(泉州市文明办 范军)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