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4.11.2020  20:01

  自2012年12月2日起,今年即将迎来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与机动车数量逐年增长相反的是,重大全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双下降”。然而,安全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安全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汇聚点滴之力,夯实安全出行基础。车主与行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矛盾的聚焦点,如果双方都能多一丝理解、多一丝耐心,交通安全文明的建设就能大大加快。机动车车主应自觉做到文明驾驶,经过路口提前减速停车,礼让行人;两车交汇时不开远光灯;堵车时依次排队,不加塞;转向时提前打灯,让前方车辆有充足的时间做出避让的准备。当然,安全文明出行不能只靠车主的努力,行人也需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斑马线上做“低头族”,时刻注意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的通行规则,在有信号灯的路口切勿闯红灯通过路口;在车辆行驶高峰时段,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避免引起堵车;遇到车辆停车让行时,可以给司机竖大拇指点赞。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人,让出文明。通过这样良好的互动,相信无论是车主还是行人都能从中感到一丝暖意,更有助于构建和谐安全的出行环境。

  清朗社会风气,稳固文明出行内核。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一辆22路公交车坠入江中,13人不幸罹难,2人失踪。事故发生后矛头首先指向了公交车对面撞击的红色小轿车,在原因未查明前,一大批无良自媒体利用小轿车“逆行”、“女司机”这两个关键词肆意编造虚假信息,挑动群众情绪,牟取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然而当事件出现“反转”后,却没人为同是受害者、承受了大量网络暴力的女车主发声。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女司机”已经被标签化乃至妖魔化,媒体在报道交通事故时,一般不会指出是男性车主,反而会在标题或显眼的位置点出女性车主身份。媒体过于追逐流量,新闻责任感缺失,使得性别对立在交通安全问题上尤为突出,这并不利于维护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从业者更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传播交通安全常识,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强化交通行为人的文明意识,为倡导文明出行理念保驾护航。

  诠释政策温度,明确安全文明出行方向。今年八月,厦门市海沧区将一些交叉路口的斑马线全部做了调整,新画上自行车道标志线,路面上标注自行车标志。不少民众骑自行车或电动车经过时都会主动骑到新增的专用车道上,人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增强出行安全感的同时也节约了民众出行的时间;今年十一月,昆明交警陆续在昆明主城区路口施划红颜色的“右转弯盲区警示带”,用于提示过往的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过此区域,遇到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右转时要进行避让,不可在此区域停留。这些举措一经报道就大获好评,网友纷纷表示建议全国推广。倡导安全文明出行不是去劝阻违反交规的行人就能做到的,流于表面而不从问题本质入手只会事倍功半。政府各部门应该更多地从民众的需求出发,多一些有温度的、具备人文关怀的举措,提升管理设施建设档次,为安全文明出行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

  路上多一分安全,生活多一分欢乐。只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为安全文明出行建设添砖加瓦,“路上零意外”的美好愿景也将早日实现。(漳州文明网 漳州市税务局古雷分局 蔡伟棋)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