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析安倍外交理念三支柱 称牵制中国系出发点

17.06.2014  17:25

中新网6月17日电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在约1年零5个月时间里访问了37个国家。日本《经济新闻》17日刊文指出,安倍虽力争通过安全保障和经济“两条腿”扩大与各国的合作领域,但至今仍未访问对日本而言至关重要的邻国中国和韩国。由此看来,安倍提出的所谓“俯瞰地球仪的外交”战略仍然存在死角,其外交出发点甚至就是牵制中国。

安倍外交理念三大支柱:安保、经济、价值观

4月8日,在日本首相官邸,到访的美国著名软件公司甲骨文的首席执行官(CEO)拉里·埃里森单刀直入地问及安倍其外交理念。

安倍回应称,“第一是以日美同盟为轴心,确保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第二是推动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等经济一体化。第三是推广自由和民主主义、法治等普世价值观”。

经济新闻》称,安保、经济、价值观,这三个角度构成了安倍的外交理念。日本一政府高官称“这就是安倍主义三个支柱”,并解读称:“无论哪一条推行下去,都将演变成针对中国的抑制战略”。

追随美国无法保护自身利益,要向全世界发出日本的主张

文章指出,安倍2012年12月第2次担任首相,其外交口号是“积极的和平主义”。最初日本外务省办事人员提出的方案是“主动的和平主义”这一表述,但安倍认为“‘主动的’这一说法不容易理解”,感到不满意,于是改成了“积极的”。

文章分析称,对于安倍来说,首先是着眼于这一大的总论战略,然后再作为各项分论而采取对华抑制的战术。也就是说,推动安保、经济、价值观这3个外交理念的是总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抑制战略,即各项分论。

安倍认为,仅靠以往的“追随美国路线”,是无法保护日本国家利益的,应通过“积极向世界宣示日本人的价值观”,来寻求国家利益。文章称,可以说正是这种做法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意识,获得了以保守阶层为中心的高支持率。

外交的结果就是一切”,很多日本政府人士曾听到安倍如此表示。文章指出,不管谈判的过程如何,最终都要获得符合国家利益的结果,这被看做是日本首相的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