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 用互联网传承福州古早味

18.11.2015  15:38

你熟悉肉燕、鱼丸,但圈圈面、九层粿,你可能没有尝过,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制作的……谈起福州的传统食物,如今的年轻人,开始变得有一些不熟悉了。


福州城,每逢喜事好事,或是客人来访,总要煮一碗太平面,意味平安吉祥,长命健康。太平面一般以肉汤做底,配以香菇木耳之类的素材,但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是鸭蛋,寓意‘压浪’风平浪靜之意。



这段对于线面描述,来自一家贩卖福州本土手作食材的淘宝小店。3年前,掌柜李先生放弃了在广州的摄影工作,回到福州开铺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本土真味长长久久流传下去。


子承父业  延续 舌尖上的 福州味


李先生的父母曾在津泰路的安泰桥边,经营“依美姐”京果店,20多年前,因为拆迁,店铺关门了。



如今,三坊七巷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安泰桥边的游人也越来越多,然而与老福州朝夕相伴的小铺,逐渐被高端的餐厅、会所取代。


2013年初,李先生回福州过年,几十年前为店铺供货的上家郭阿姨来家中拜年,故人相见谈起往事,不禁感慨手艺失传……不甘心让真味就此消亡,老人家希望“依美姐”京果店能重新营业,销售传统的手作食品,重拾被遗忘的美食,记录、守护并延续传统手艺。


受托于老人,李先生决定重振旧业,“依美姐”改名“安泰桥”,寓意平安幸福,李先生希望这间淘宝店,能架起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桥梁。



说是一间淘宝小铺,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一本记忆的图册……点开页面,古朴的风格,上选的食材,传统的包装,映入眼帘。




红红的棉绳捆扎着线面,姜母丸装在六角玻璃瓶中,牛皮纸的外包装,做旧的斑驳字迹……让乡味的气息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在这里,可以看到橄榄咸、提鱼干、手工线面、水磨米粉、姜母丸……这些具有浓郁传统色彩的食材。


李先生说,“起初,我们的顾客基本是福州当地的,有的客人是买了送人,然后送的人也买了再送人,就是这样一个一个传承。现在外地的客人也开始多起来。应该是算传承吧?


害怕失去  用镜头记录下传统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好食材总是会得到大众的认可,口口相传让小店的销售额不断增长。三年下来,小店已经成为拥有三个皇冠的金牌卖家。


然而好生意却不能令李先生开心起来。“因为老匠人离世或者是其它的原因,一些食材已无处找寻。比如专门给小孩吃的圈圈面,还有用山里糙米磨浆制作的锅边片等等,真的很可惜。


说起圈圈面,现在,似乎连照片都很难找到了。然而老一辈福州人依然记得它,细细的线面绕在拇指大小的面片上,一小团一小团,对于还没长乳牙的孩子们,那是最好的食物。然而由于制作的师傅渐渐老去,下一代大多放弃继承手艺,于是传统制作工艺渐渐失传,费心费时、价格偏高的手作真味逐渐流失……


用影像和文字把传统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有人知晓,才会有人喜好,才会有人传承。”正因如此,李先生拍起产品图,总是比别人要求得更严苛,不过这对曾经当过摄影师的他来说,不算太难,但也不容易。


知惜食材,才会好好对待食材,拍摄、记录的过程也是如此。“我们自己也会像上一堂课一样,了解食材的前世今生,会到山里拍摄农民采摘橄榄的样子,记录挑井水、磨米浆、制作粉干的过程,也会留下婚礼上一碗一碗太平面端出来,亲朋好友笑逐颜开的欢喜场面。


返璞归真 电商平台销售传统食材


工业化时代,传统的手工艺逐渐被机器取代,一些特色的手工小吃,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渐渐消失。工业化食代,喜欢美食的中国人,对于吃的追求“返璞归真”,有时候我们只想回味一下小时候邻屋老师傅的特色手工小吃。


乍看下,李先生铺子只是千千万万淘宝商铺中的一家,然而它承载了几代人对于手作食材的珍惜,以及更多顾客对故土乡味的魂牵梦萦。它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传统与时尚,用最具初心的手作食材送我们去到记忆的彼岸,品尝令人怀恋的过往。


其实互联网的平台对于我们帮助很大。手工制作的食品,没有添加反腐剂,保质期较短,价格也比较高,因此很难进入超市销售。电商平台为我们开辟了销售渠道。”店铺经营初期,每个月的营业额只有400-500元,如今小铺的营业额已经翻了好几番。“传统、精致、可以相信的品质,以及可以接受的价格,这样纯粹的真味,应该能够抵御住时代的侵蚀,借助互联网的平台,长久地流传下去吧。

作者:林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