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帕洛活佛:守望藏传佛教“米拉日巴道歌”的活态传承

28.06.2014  20:39

佛教在线西藏讯  “轻捻细敲处,妙音漫过心田,我之灵魂亦怡然舞动;梵音缓缓处,似青莲素雅盛开,无量殊胜弥漫此间;欢喜曼妙中,我观想,我渐悟……

前不久,藏传佛教噶举派“米拉日巴道歌”第42代传人、西藏羊日岗寺帕洛活佛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举办道歌专场演出,当高山流水般的音律萦绕盘旋,清雅的佛韵直抵观者心田。

米拉日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之一,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他终身坚守佛教清规戒律,遁迹山林,潜心苦修,创作了许多证悟道性的诗歌。

帕洛活佛与米拉日巴道歌结缘于2004年的直贡“猴年大法会”——那年法会转经,偶遇霏霏细雨。米拉日巴道歌第41代传承人、直贡梯寺住持顿珠上师端坐帐篷中,凝神吟唱起道歌,年轻的帕洛活佛心为之神往。

道歌中的玄妙哲理和优美意境,加持了我的内心。从那天起,我开始请求上师教我米拉日巴道歌。”他说。

米拉日巴传教方法独特,常以歌唱教授门徒,后其弟子收藏整理成《米拉日巴道歌集》。2008年,米拉日巴道歌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帕洛活佛说,米拉日巴道歌内容主要包括降服来犯鬼神(非人),使其受佛法约束;引导具缘弟子走入成熟解脱道(即成佛道路)以及其他。目前存世的20多首道歌自己已全部掌握。

道歌主要以米拉日巴的亲身经历阐述佛理,以歌唱的方式将其所见所感与人分享。”帕洛活佛说,“道歌具有让人内心平静的能量,可帮助人们消弭‘贪嗔痴’的欲念。

对于道歌的传承,帕洛有一个愿望——让更多人了解“道歌”。他说,很早之前,直贡梯寺僧人就在自觉传承米拉日巴道歌,目前寺庙里有几位僧人正在学习道歌。

由于米拉日巴道歌传承没有固定的传习场所,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耳受”,因此,帕洛活佛如遇到有缘的学生,便会耐心教授。此外,他还与朋友一起开展民间收集整理工作,希望发掘出更多流失民间的道歌。

对帕洛活佛来说,道歌传承并不一定局限在僧人群体当中。“我觉得,僧俗两个群体都要有米拉日巴道歌传承人。”他说,传承人需要对藏传佛教文化、米拉日巴尊者及其道歌有足够的了解,学习道歌悟性要强,嗓音并不是关键。

我之前遇到香格里拉地区的一位藏族歌手,他的家乡经常举行小型法会,老人会集中念诵六字真言,因此,从小在佛乐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传承道歌很好的人选。”他说。

帕洛活佛很“”,不仅是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的活跃派,还熟谙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目前,除了培养传承人,他还将出版道歌专辑、举办演唱会,作为延续米拉日巴道歌活态传承的主要方式。

由于部分“道歌”年代久远,现代人并不容易接受,因此,帕洛活佛开始尝试根据现代人的接受习惯,为“道歌”编曲。今年5月开始,他的道歌专辑开始制作,计划收录10首道歌。

专辑中的道歌基本都是我自己唱的,同时也希望对道歌有先天领悟能力的有缘人能加入到录制中来,使专辑更加多元化。”他说,专辑会将爵士吉他风格与道歌演唱相融合,但这种创新的前提是不失传统。

帕洛活佛英文功底深厚,曾在拉萨教授英文,这为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道歌文化奠定了基础。“希望将来能在国外举办米拉日巴道歌专场演唱会,让更多人身临其境,感受藏传佛教道歌的文化魅力,同时关注和支持道歌的传承与保护。”(文:许万虎、张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