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边防支队对接宁德精准扶贫工作模式侧记
宁德网消息(茹捷 袁自由) 宁德市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宁德把“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使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书写出了“至贫能富”的追赶样本。
而作为全省驻军最多、军民关系最好的地区之一,驻守在这的宁德边防支队乘势而为,主动对接当地党委政府扶贫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挂钩扶贫、联动帮建、结对帮扶“三步”扶贫计划,用实际行动帮助贫困村改变模样,引导贫困群众发展致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挂钩扶贫,让贫困村“摘掉穷帽”
上月22日,在霞浦县海岛乡宫西村,一条全长240米、宽3.8米的乡村公路映入眼帘。走在宽敞的大路上,村民主任郑国胜乐呵呵地说:“路通了,心宽了!”他表示,这巨大的变化不仅源自党的“三农”政策带来的福音,更是边防官兵的倾力扶持,才托起宫西人民的希望。
宫西村曾经是福建省“省级重点贫困村”,2010年前村里财政收入为零,村民人均纯收入仅4150元,村内垃圾遍地,如厕困难,出行不便。2011年,福建边防总队结合福建展开的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势,将宫西村作为定点挂钩扶贫村,并指定宁德边防支队定点扶贫。
为了改变宫西村的旧貌,宁德边防支队跟进实施援建扶贫计划,联合海岛乡政府、宫西村委成立扶贫工作组,多次召开扶贫座谈会,提出运用5年时间展开3期扶贫,唱响了该村扶贫致富“三部曲”。从2011年起,该支队先后投资50多万元投入到这一扶贫攻坚的“战役”中。短短数年,村内就修建起了一条乡村水泥公路、一座公共厕所、一个爱民固边文化广场、一个便民生产储藏仓库,使宫西村彻底告别了“行路难、如厕难、娱乐难、生产难”,也使这个曾经的贫困村迸发出蓬勃的活力。2015年,该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4余万元,是2010年的3倍多。
为了表达对边防官兵的谢意,村民们在村内最醒目处竖起“警民连心”的石刻招牌,来纪念这段军民同心协力摆脱贫困的难忘历史。
“定点援建,挂钩扶贫,扶到点上,帮到心上,才能取得实质成效!”遵循着这一思路,近年来,宁德边防支队主动对接市、县两级扶贫发展规划,按照支队、大队挂钩帮扶贫困村的方式,与市、县两级确定的福鼎佳山村、福安东升村等17个贫困村进行挂钩帮扶,通过出资援建、环境整治、治安治理等方式,让每个挂钩帮扶村实现了脱贫致富,摘“穷帽”。
联动帮建,让模范村“破茧成蝶”
礁头村是闽东沿海的一个小渔村,因先天条件不足,经济发展无力,曾被村民戏称为“穷渔村”。“白色垃圾飞满天,马路地摊摆中间,横七竖八渔船艇,污水污油排海边,踏遍海田人先老,姑娘不嫁三都澳”,是七年前村民对礁头村的整体印象。
然而,如今的礁头村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街道两旁新房矗立,渔港码头游船如织,大巴游客来回穿梭,渔排网箱错落有致……村里到处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短短七年,礁头村从贫穷落后到脱贫致富,得益于宁德边防支队联动扶贫的大胆探索。2007年4月,该支队主动对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合三都镇政府在礁头村创建全市首个“爱民固边模范村”,提出了“多元化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盘活养殖业、运输业、旅游业,让昔日的穷渔村换上了“新装”。
对于这些年来的变化,村民陈永霖深有感触,他说:“这几年村民们都赚钱了,不少人盖起了五六层的新楼。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如果没有边防和政府的引导、帮建,不搞‘爱民固边模范村’,我们这个穷渔村想致富太难了!”
联动扶贫,合力帮建,这不是喊口号,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近年来,宁德边防支队主动对接宁德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部署,联动地方部门创建了131个“爱民固边模范村”,不仅改变了这些村(居)脏、乱、差的旧貌,也使得村民的收入逐年攀升。从2007年模范村创建实施以来,有48个次村(居)被各级评为“文明村”、‘示范村’。
如今,该支队联动帮建的步伐越迈越宽。除了爱民固边模范村创建外,他们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跟进盐田乡水升村、下白石镇下岐村“造福工程”建设,为畲族群众、连家船民解决子女入学、上岸落户等现实困难,让“造福工程”真正惠民于心。
结对帮扶,让贫困人“华丽转身”
“不是小蔡警官帮忙,我女儿根本没学上!”近日,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连家船民小郑秀说起民警“村官”蔡良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1年9月,蔡良毅在下岐村走访村民小郑秀家时,发现她10岁的女儿林国妹辍学在家。原来,小郑秀的丈夫3年前因病早逝,留下一女一男两个孩子,自己失业在家,属于低保户。对此,蔡良毅主动与小郑秀结成帮扶对子,捐资1000元解决林国妹的学费问题,又协调学校将林国妹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关爱帮扶。同时,多方协调为小郑秀找了份服务员工作,解决了她家的生活困难。如今,林国妹已经成为福安五中的重点班学生。
在宁德,像林国妹这样得到该支队结对帮扶的贫困学子已有167人。据了解,近年来,宁德边防支队结合爱民固边战略实施,大力开展“暖冬行动”、“今冬明春”大走访等活动,组织民警上渔排、进村庄、到海岛,访贫问苦、访疾问难,通过组织开展“联合义诊”、“送关爱下乡”、“护蕾”行动等活动,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组织民警村官对贫困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走出生活困境。
在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至今还传诵着一个动人故事。该村村民“阿木”,因酒后滋事,曾入狱8个月。尽管刑期不长,但出狱后,由于没人聘他务工,断了收入来源,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2013年初,包片民警刘陈应得知“阿木”的情况后,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并帮他联系担保了几万元贷款,帮助其发展海带养殖。仅2015年,“阿木”养殖的8亩海带就为他带来了10万余元的收入。
“结对帮扶”改变的是贫困家庭的生活,不变的却是沉甸甸的警民情。奋进脱贫路,浓浓军民情。在扶贫的道路上,宁德边防支队阔步向前,先后与1600余名贫困人员、孤寡老人等结成帮扶对子,组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1300多场次,在宁德市组织的群众满意率测评中始终在95%以上,谱写了一曲鱼水深情的扶贫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