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边检站大唐执勤点春节期间履行24小时服务

24.02.2016  13:20

   执勤点官兵向服务对象介绍便民措施。 阮国春 摄

   宁德网消息(记者 郑振忠 叶陈芬) 穿过福安市湾坞镇镇区,朝着赛江上游方向前行,就能看到分布在白马港区沿岸的数十家船企。2月16日,正月初九,根据福安当地的习俗,这数十家船企中的其中一家易和重工,当日正迎神开张,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正月初四凌晨三点就有船入境进厂维修,没到两点边检官兵已完成外轮入境预检、码头工人登轮审批等准备工作,并提前到码头等待船舶入境查验。”易和重工相关负责人林宇良告诉记者,这是白马港猴年第一艘靠岸的外轮。当日船还没到,边检执勤点的官兵就已经在码头“人等船”。

  “只有人等船,没有船等人”这是边检官兵们春节期间的服务承诺。宁德港入境船舶不少是在凌晨到港,执勤点官兵履行24小时服务承诺,确保船舶随到随检。来自湖北的陈敬东是青拓物流生产部副部长,负责白马港青拓6#、7#、14#码头物流,来宁德工作4年多,每天都和大唐执勤点的驻勤官兵打交道。他说,外轮主要集中在清晨五六点入境靠港,边检驻勤官兵大多凌晨三点多就必须到码头来提供通关服务。

  “船舶靠离码头必须在平潮时,平潮时间短,一拖延船舶就只能等下个平潮,将影响货物供应周期,船只也要缴纳更多的滞港费。”执勤点教导员阮国春说,这些入出境船舶还催生了运输、装卸、安保、清污、维修等工作岗位,带动了口岸及当地经济发展,而这些员工都需要到边检机关办理口岸限定通行证或登轮证。

  “像青拓这样的大企业,每次外轮进港,都需要我们一次性为其办理的口岸限定通行证或登轮证就多达100多份。”执勤点的检查员魏宁宁告诉记者,要完成核对、审批、办理、制作这100多份证件手续通常要花费一整天。为此,大唐执勤点推行预约服务、网上报检、提前办证等多项服务措施,将办证的时间缩短到半天,大大缩短了船舶通关工作周期。同时,大唐执勤点还与企业成立青拓码头警企联动办公室,并协助企业成立协管队伍,加强警企联动,保证口岸安全。

  宁德口岸共有22个涉外作业点,集中了能源进口、船舶修造、活鱼出口、对台砂石直航等出入境业务,白马港沿岸共有43家船企业,其中有9家具备外轮定点维修和拆解资质。整个宁德港区一年检查外轮约1000艘左右,70%集中在白马港区。春节期间,肩上的使命让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守护在这里,他们每天身着执勤服,熟悉地穿梭在各大码头的重点管控区域,认真排查港区安全隐患,实时掌握口岸动向。

  “在港口,时间就是金钱,边检手续程序越简单,船舶能越快出港,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花费。”阮国春说,为了方便境外船舶在口岸(修造船厂)停靠、出入港、试航等,宁德边检站自今年1月1日起,对诚信企业进行简化相关手续。

  为方便企业作业,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宁德边检站针对诚信企业组织实施诚信管理。境外船舶在宁德口岸(修造船厂),停泊维修期间,不再签发人员登船、船舶搭靠证件,不再按照原勤务规范规定的巡查间隔频率采取人工巡查监管措施,仅按照勤务规范要求的巡查频率开展视频巡查,可视情对修造船厂自管情况进行抽查等。

  “春节期间,24小时全天候服务外轮进出港,已经是我们的习惯!”28岁的魏宁宁是河北保定人,今年春节前到大年初三都在执勤点工作。10人的执勤点,像他这样的外地人就有8人,来自河北、湖南、江苏、上海等地。由于警力紧张,执勤点每年只能优先安排外地人员轮流放假回家过节。

  来宁德工作三年半,魏宁宁说,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就没空想家了。如果想家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聊上几句。执勤点的官兵们说,“和除夕吃年夜饭一样,过元宵节,大家也是围坐在一起,各自煮一道家乡菜,就这样过节了。”

  接下来这片港区又到了作业旺季,这里的外轮一般来自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过了当地的雨季,随着企业春节后陆续复工,这里马上又是一派繁忙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