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弱鸟先飞”谋发展 “滴水穿石”促脱贫

18.10.2018  11:24

  金秋十月,福建宁德山区稻谷微黄。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开展扶贫探索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曾经“老、少、边、岛、贫”的宁德市累计实现脱贫70多万人。贫穷山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闽东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在“弱鸟先飞”理念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激励下,宁德开启了从“输血”扶贫到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开展“旅游+产业”造血扶贫、“党建+”精准扶贫、文创活化古村落等多种方式脱贫,在乡村振兴中加速奔向小康生活。

   旅游+产业 “输血”变“造血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是福建宁德福鼎市磻溪镇的一个行政村。30多年前,赤溪村400多户近2000人散居在14个自然村,其中800多名畲族群众大多生活在山高溪深的偏远地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1984年,赤溪的贫困情况经报道后,爱心人士纷纷寄来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各级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为村民们无偿提供果苗、鸡苗、种兔等,但由于缺乏种植和养殖技术,村民没赚到钱。”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惋惜地说,赤溪村十年“输血”就地扶贫无功收场。

  1994年,赤溪村通公路后,建起了一条长800米、宽15米的长安新街,下山溪自然村实现整村搬迁。随后山上的另外12个自然村也陆续搬到中心村。整村搬迁扶贫“换血”后,赤溪村开始谋求“造血”脱贫,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并陆续开发了一批示范旅游项目和生态农业项目,积极引导群众村中创业。

  “如今村民在家种茶、种树、办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仅旅游一项,每个家庭平均收入达到6万元。”杜家住说,“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今年茶青价格同比上涨30%,茶农直接受益明显。”返乡创业青年杜赢说,宁德市政府大力宣传推广福鼎白茶,每年组织茶企到外地参展,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福鼎白茶,茶农和茶企收入实现翻番。

  2017年,赤溪村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640元,是1984年的100倍,贫困户数从1984年的352户减至2户。

   党建+扶贫 扶贫更精准

  “老婆患病,村干部组织捐款;儿子没工作,党员集资送他去福州学习烹饪;没房住,政府给补助盖起了新房。”宁德屏南县熙岭乡岭里村贫困户陈昌德逢人便说党的扶贫政策好。

  岭里村山高路远,地瘠民贫,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户43人,被列为宁德市扶贫开发重点村。

  按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岭里村把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扶贫对象量身定做脱贫方案,切实帮助扶贫对象挖掉“穷根子”,甩掉“穷帽子”。

  “党建+结对帮扶”完善脱贫攻坚“新体系”。岭里村党支部书记陈虞营介绍说,村党支部实施“3+X”精准扶贫模式,“3”即县、乡、村3级干部,分别与10户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X”即针对不同贫困户,采取产业帮扶、搬迁扶贫、信贷扶持、帮助就业等方式进行精准帮扶。

  “党建+项目建设”打造脱贫攻坚“新平台”。驻村第一书记石源来到岭里村后,积极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和企业扶贫基金,推动115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光伏发电每年增收14万元,其中10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4万元分给10户贫困户。

  2017年,岭里村整村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还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扶贫工作示范村。

   文创+古村落 促进乡村振兴

  熙岭乡龙潭村是一个距屏南县城40公里的偏僻山村,2017年户籍人口有1400多人,但常住人口不到200人,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令人惊奇的是,仅1年的时间,村里常住人口已恢复到500多人,更有来自上海、江西等地甚至国外的外乡人在此长住;一座座荒废老宅破茧新生,化为书吧、咖啡屋、民宿;沉寂多年的四平戏声又回荡在村巷里。是什么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2017年,屏南县成立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指挥部,立足高山生态优势和文化资源禀赋,以传统村落为平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创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文创扶贫脱贫和农村经济转型,使之成为文化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引擎,实现农民精神富足和生活富裕。

  “一是古村落资源丰富,为文创产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二是政策保障,屏南县每年安排专项预算资金1000万元,用于文创产业引导、扶持和孵化;三是人才支撑,引进了复旦大学、天津泰达等文创团队,吸引大量文创爱好者加入,同时我们动员社会资本和跨界企业参与投资文创产业,给传统村落文创注入了新的活力。”屏南县委书记吴允明说。

  “以前我生活十分困难,现在我可以通过画画养活自己了。”在屏南县双溪镇安泰艺术城公益艺术教育中心,村民杨发旺高兴地对记者说。

  屏南县文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峥嵘告诉记者:“通过文创项目,让他们变得有尊严、有作为,树立自信,这是文化扶贫带来的最明显成效。”据悉,2016年以来,通过公益文创这一纽带,屏南县共培训了贫困户400多人、残疾人100多人,卖出画作5000多幅,总值达300多万元。

  文创产业还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古村落民宿、餐饮、农特产品销售等被带动起来,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归,“空心村”重焕生机。(薛志伟)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