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宁德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侧记

23.07.2015  14:02

  “按照规划,今年新能源公司将新增投资20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二期项目建设,预计2015年将实现产值80亿元。到2018年,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年创税1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日前,宁德新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一二期总共选址1000亩,三期约1500亩;二期项目在建,已部分投产。

  据介绍,随着该项目的不断建设投产,新能源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并带动信息、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制造乃至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在宁德的健康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一业为主、上下游配套”的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德市广大干部群众秉承“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将其作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指南,振兴闽东的力量源泉和动力,大力推动全面建成“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社会,推动宁德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加快建设“六新大宁德”,取得一个又一个硕果。新能源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佐证。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宁德市坚决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GDP、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出口总值、公共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4.2%、9.5%、9.6%、20%、10%、31.2%、24.1%、2.6%、5.4%、8.3%和10.3%。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逆向指标)等七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立足项目带动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6月10日晚,宁德核电3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考核试验,具备商业运营条件。至此,宁德核电站已有3台机组投产发电,1台在建。“2014年宁德核电1、2号机组全年实现上网电量108.02亿度,相当于福建省全社会年用电量的5.96%。”宁德核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3号、4号机组预计今年下半年、2016年相继投产。

  放眼闽东大地,一幕幕建设场面震撼人心;一批批项目推进扎实有力;一幅幅发展形势催人奋进。宁德市今天的跨越赶超,就是习近平同志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所提出的:“由量变到质变,滴水穿石的变化。

  重大产业是发展的支撑。近年来,围绕着力构建具备高质高效新产业的“大宁德”这一目标,宁德市持续推进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集聚,不断引进建设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优、产业带动强、社会责任好的资源节约型大项目、好项目。通过发挥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上下游带动力强的优势,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以项目促产业集聚升级,以产业谋县域发展,加快实施临港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提升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四大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实效,推进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宁德市坚持“月调度、季督查”综合调度,采取“一县、一专题、一对策”及“专项座谈、专题调研、单兵约谈”精确调度,增强做好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结合落实我省“三比一看”活动,在总结、整合、提升去年“三千”“三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开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加强服务基层、项目和企业发展”活动,由市委常委担任各县(市、区)精准帮扶工作队队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分类指导,实行分级办理,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具体困难。今年以来,全市共收集1190个问题,已办结或部分办结657个。

  上半年,全市187个亿元项目完成投资266.4亿元、增长57.9%,拉动全市固投增长18.4个百分点;300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4.9亿元,超序时进度11.6个百分点。特别是合福铁路等14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东侨鲁花食用调和油等68个重点项目实现开工,有力支撑了全市发展。通过加快培育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3大千亿产业集群,鼎信、新能源科技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天冠燃料乙醇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广生堂药业成功上市,甬金、宏旺将于7、8月前建成投产。

  致力转型升级

  助推产业跨越提升

  “现在,我们只需负责给菌包接菌和日常管理就可以了,原来的拌料、装袋、高温灭菌等菌包生产环节和采摘后的烘干、销售等环节就都交给合作社了。

  钱不少赚,但却轻松多了!”古田县吉巷乡渭洋村银耳种植大户老陈说起食用菌专业化生产、精细化分工的好处,高兴不已。现在,古田很多菇农只要打一个电话,负责菌包生产的企业就能将所需的菌包送到菇棚门口。

  近年来,宁德市立足特色农业基础,大念“山海田经”,坚持千亩设施农业、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及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特色现代农业,推动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宁德市共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7家,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和技术创新,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日益广泛,涉及粮油食品、茶果蔬加工、食用菌加工、水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木材及竹制品加工等多行业领域,区域特色鲜明,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农业朝着产业化发展,工业则从量向质转变。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宁德市还注重科学布局、协作配套、链条延伸,大力发展主导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打造一批千亿百亿产业集群,不断做强工业“大盘”。

  为尽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宁德市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人才团队,持续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全力助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宁德市产业创新发展的“风景线”。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7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受水产出口增长129.7%的强有力影响,全市出口总值26亿美元、增长26%;全市新批外资企业项目10个,合同外资2.38亿美元,比增145.8%,外经贸增势良好。八个工业主要行业实现产值1335亿元、增长10.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94.7%。规上工业增加值354.98亿元,比增9.5%,实现了平稳增长。35个行业中有24个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8.5%,比一季度末提高8.5个百分点。110个新增长点企业实现增加值102.92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0.8个百分点,其中,鼎信系列、新能源科技、宁德核电实现产值278.36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

  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从镇上回家还要走上3个多小时;如今搬到镇区居住,生活大变样了。”日前,家住周宁县咸村镇新樟岗村党支部书记黄敦国谈起近几年村民生活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

  在整村搬迁以前,黄敦国所在的旧樟岗村地处大山深处,道路不通、信息不畅、教育落后,村民们戏称自己的穷旮旯为“世外桃源”。2004年,依托造福工程,村里大部分群众搬到了镇区居住,村民们出门便利、信息畅通,生产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不仅如此,在整村搬迁以前,樟岗村最高学历仅为初中;而搬迁以后,截至2014年,该村出了28名大学生。

  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今年,为加快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宁德市先后出台了加快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推进整村搬迁造福工程等工作意见。今年起,市本级每年安排地方财政收入新增部分8%;2015-2017年每年统筹1-2亿元,2018-2020年每年统筹2-3亿元,大力扶持省级扶贫重点县发展。目前,福鼎赤溪村、柏洋村等一批小康村,已经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扶贫开发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此外,宁德市还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点线面”整治、城乡“两违”和乱滥建坟墓、寺观教堂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推进合成革行业污染治理、转型升级、清洁生产,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居全省前列。通过推进医疗集团化管理改革,全市药品、耗材零差价率改革实现全覆盖,全民低成本健康的“海云工程”已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以上行政村,有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加快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今年,宁德市还有为民办实事项目涵盖城市建设、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共25项内容,将集中资金确保办一件成一件,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做到承诺有度,取信于民,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普通老百姓。

  目前,全年6487套保障房建设和2.48万人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任务陆续开工,8月份即将实现“县县通高速”,防台防旱、安全生产、安定稳定等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随着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一座更加和谐安定的城市、一种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正向宁德市人民悄然走来,造就出了“滴水穿石”的神奇。(记者 郑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