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多措并举助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08.04.2016  14:50

   宁德网消息 福鼎赤溪村,曾经的偏远畲村,三十年前拉开了全国扶贫攻坚的序幕,三十年后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夸赞。赤溪畲族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扶贫开发历程,是宁德市少数民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做到全面。因此,少数民族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尤为重要。近年来,宁德市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谋发展,为各族群众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谱写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最强音。

  1989年1月,在宁德地区民委第七次委员(扩大)会议上,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列举了福安县民委挂钩扶贫过洋村种植巨峰葡萄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此后,挂钩帮扶少数民族乡村工作在闽东全面铺开。2012年,省、市各级进一步加大挂钩帮扶力度,对挂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给予民族乡财政倾斜支持。近年来,各挂钩单位和省、市、县相关部门共投入1亿多元帮扶资金,实施民族乡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项目130多个。其中宁德市民族工作协调委成员单位共投入1600多万元帮扶24个民族村,发展项目112个。实践证明,挂钩帮扶是推动民族乡村加快发展、增强民族乡村“造血功能”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宁德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帮扶民族乡加快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并成立由发改委、经贸委、教育局等24个市直部门组成的市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狠抓市委、市政府民族工作政策措施的落实与督查。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少数民族地区才能更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宁德市立足民族乡村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

  (上接A1版)鼓励、引导、支持民族乡村发展“一乡一优势产业、一村一优势产品”,累计安排支持民族村发展特色经济项目近200个、各类专业合作社230多家,配套开展面向少数民族群众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民族乡村初步形成了茶叶、水果、蔬菜、药材、林竹等一批特色产业,为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硖门、佳阳、盐田畲族乡的山上“绿色产业”、海上“蓝色产业”,水门畲族乡的茶产业等,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金涵畲族乡的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乡村的水蜜桃、刺葡萄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福安穆云畲族乡溪塔民族村刺葡萄远近闻名。每年盛夏时节正值溪塔村刺葡萄采摘旺季,走进绵延四五公里的溪塔葡萄沟,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潺潺,形成一道南国独有、美不胜收的风景线,被誉为“全国第三大葡萄沟”。四方游客、客商慕名而来,游葡萄沟,采购鲜果佳酿,农业产业福泽一方,极大提高了当地群众收入。

  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对此,宁德市狠抓路网建设、饮水工程建设和造福工程建设等,逐步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5年,全市累计搬迁少数民族群众5.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7.9%;累计投入少数民族乡村“五通”建设资金2亿多元,新建了一批水、电、路、通讯等设施。目前,全市9个民族乡和242个民族村全部实现通电、通水、通水泥公路和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宽带,实现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全覆盖,教育、文化、医疗等设施也得到根本性改善。一串串数字,呈现出的是城乡一体化的美好画卷。

  畲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东文化的重要“闪光点”。近年来,宁德市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构建传承平台,将中华畲族宫、霞浦畲族风情园、福安市畲族文化交流中心和“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列入全省双“十一”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建设。同时,设立闽东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善文化站(室)、传习基地等基础设施,打造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引领性、保护性的畲族文化名片,凸显闽东文化特色。当前,全市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畲族文化项目分别达到6个、12个和25个,国家和省、市三级畲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3人、15人和45人。

  宁德市已持续多年举办了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福建省“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等活动,将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