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发生入汛以来最强降水 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08.06.2015  12:47

  受低层切变影响,6月3日至6日,宁德市发生了入汛以来的最强降水过程,其中,古田、屏南出现灾情,据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

  记者从市防汛办获悉,此轮降水集中期发生在6月3日至4日。根据统计,3日8时至4日18时,全市有76个乡镇降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有10个乡镇超过100毫米,最大为屏南县路下乡132毫米。4日20时,市防指启动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强降水造成古田城区出现内涝、宁屏路出现道路溜方等灾情,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

  据市防汛办工作人员介绍,5月9日进入雨季以来,宁德市已出现三次较强降水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土壤的含水量趋于饱和。目前,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逐步提高,后期如遇强降雨易引发城乡内涝、山体滑坡、局部山洪等次生灾害。同时,水库水位逐步上升。截至6月2日,全市24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已从入汛后最低的33%(占汛限蓄水量比例)上升到52%。而赛江、霍童溪等江河水位维持平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当前防汛减灾工作,要求各地继续强化值班带班,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做好上传下达和应急处置工作;并组织力量,加大对水库、水闸、堤防等重点防洪工程巡查排查,特别是对病险水库、险堤险段和地处城镇、村庄上游的各类蓄水位较高的水库进行重点排查。同时,加强水库防洪工程的调度,充分发挥水利、防洪工程的防灾减灾作用。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出现较强持续性暴雨的可能性大,各地须严密防范局部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以及城市内涝,尤其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已达到黄色预警的乡镇,要加强监测、巡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以确保安全。按照“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总体要求,做好防范持续性强降雨的各项工作。(记者 林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