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初现
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2010年底宁德市提出了以“大手牵小手”带动山区县医院发展的改革思路。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市委、市政府接连作出了“组建周宁县医院医疗联合体”、“实施寿宁县医院品牌托管”、“全面建立‘沿海三级医院帮扶山区县医院’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医疗集团管理”等系列重要部署,有效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有力推动了县级公立医院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自身实际的改革新路径。
抓重点,促县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将“强基层”作为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推动城市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强化县级公立医院在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2011年1月,闽东医院与周宁县人民政府改变以往国内多数医院单纯协作的方式,以利益共同体模式共同组建周宁县医院医疗联合体。2012年,闽东医院对寿宁县医院实行品牌托管,市级两所三甲医院与山区县医院全面建立帮扶关系。2014年底,宁德市医院医疗集团、闽东医院医疗集团挂牌成立,7所县级公立医院和1所市级专科医院陆续纳入集团管理,全面加强集团内部人才、技术、设备、管理、培训等方面合作共享。
改革以来,宁德市通过强化医疗卫生帮扶、大力整合医疗资源、探索医疗体制改革创新等措施,扎实有效地提升了县级医院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县级公立医院发展速度得到提升,病人“回流”逐年增加。
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也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周宁县医院联合体开设闽东医院专家门诊,群众在联合体就能挂到闽东医院专家号。在闽东医院专家团队的传帮带下,许多大、难、急病例可以及时到周宁县医院、寿宁县医院诊治,按二级医院收费标准收费,且与闽东医院转诊只需支付一次起付线,为群众节省了开支。
建机制,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将药品、耗材零差率改革作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建立财政专项补助,同步实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轨道。
2014年12月15日,全市27所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迈开标志性步伐。2015年6月20日,县级公立医院与城市公立医院同步实施耗材零差率改革。两次改革先后对2102项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价格进行调整,重点降低检查化验价格和合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格,并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按规定纳入城乡医保支付范围,以此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至今年6月份,全市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40.20%,同比下降了6.22个百分点,改革进行总体平稳,初步实现了从“以药养医”逐步向“以技养医”的机制转换。
宁德市在实施药品、耗材零差率改革的同时,注重减轻特殊人群的医疗费用负担。明确规定尿毒症患者每周可在定点医院接受不超过2次免费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费和血透监测费由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基金支付90%,定点医院减免10%。超过2次血液透析治疗的,第3次开始按原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待遇不变。对公立医院门诊诊查费属门诊特殊病种治疗项目的,最高按主治医师及以下诊查费的标准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截至今年9月份,全市已逾800名血透患者享受医疗费用减免政策,累计减免医疗费用730余万元。
求发展,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现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政府与公立医院职责不明确、办医职能分散在各部门等问题。在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宁德市着力探索“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法人治理结构,政府部门将逐步由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为行业管理,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提升经营绩效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回归公益性质。
目前,9个县(市、区)政府已均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公立医院资产、财务、人事、薪酬、绩效、管理目标、政策投入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实行决策和监督。该委员会将集中公立医院管理相关权限,统筹决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大事项,推进改革顺利实施。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将逐步过渡为公立医院理事会和监事会的管理模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
下一步,宁德市将按照《宁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在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探索医疗集团内部分级诊疗等方面重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让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于基层、受益于百姓。(钟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