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巨变因何而来

25.11.2015  18:17

  山高路远海深阔,九山半水半分田,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30年前,宁德9个县有6个属国定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7万。

  沧海桑田鉴往知来,是什么力量引领宁德巨变?是宁德历任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执着;是广大干群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是闽东人民涓滴成流、八方聚力的恒心。

   扶贫重扶志弱鸟须先飞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说。

  1988年7月,刚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就用1个月的时间奔赴闽东9县调研,把扶贫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明确提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

  “婆媳共穿一条裤子,家中连个完整的碗都没有,吃的都是地瓜杂粮。”1984年,亲眼目睹赤溪村畲族村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深为震撼的福鼎县委报道组长王绍据,慨然投书媒体呼吁关注贫困问题。宁德的扶贫攻坚由此翻开新篇章。

  当地干部翻山越岭挑来了杉木苗,送来了种兔,可山地太薄树难成材,茅草太硬扎烂了兔子嘴巴。历经10年“输血”式扶贫,赤溪村民仍在贫困边缘徘徊。

  政府补助,干部捐款,村民砍竹伐木投工投劳,在山下主村所在地再建家园。1995年5月,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族村民成为全省第一批整村搬迁的农户。此后,赤溪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族群众陆续搬到山下。村民人均年收入从过去100余元,增加到去年的1.16万元。

  赤溪的变化是宁德脱贫的缩影。时任宁德地区专员陈增光表示,当时地委班子深刻认识到,改变闽东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是做不成事业的”。

  时至今日,“滴水穿石”摆脱贫困的生动故事仍在闽东大地流传。在溪邳村的展览室,连家船民海上讨生活的旧景让人动容:“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溪邳村村委会主任江宽全说,20多年来,省市县乡的领导始终记挂我们,年年帮扶,送鱼苗、送技术、帮资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

  作为闽东扶贫的一项创举,宁德市从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开始实施造福工程异地搬迁。截至去年,累计完成搬迁33万人,力争到2020年前完成剩下的1160个边远偏僻自然村7万余人整体搬迁。

  “我们牢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30年来,宁德的班子换了几茬,但“拔穷根”的意识始终未淡,“滴水穿石”的韧劲未变,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