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地设市20年 宁德发生了这些变化

12.11.2020  09:42

  新华网福州11月11日电(刘丰)11月14日,是宁德撤地设市20周年纪念日。宁德将举行撤地设市庆典,开启筑梦追梦、跨越赶超的新征程。

  10日,宁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回顾2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人均GDP20年增长6.2倍

  20年来,宁德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晋位赶超,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2.6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451.7亿元。人均GDP2019年达84251元,较2000年增长6.2倍。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宁德经济运行呈现“逆势增长、逐季向好、好于预期”的态势,1—9月GDP增长5.6%,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的设区市。

   产业发展向万亿工业时代迈进

  20年来,宁德坚持念好“山海经”、提倡“经济大合唱”,推动山海协作、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2.5:28.8:38.7调整为2019年的12.8:51.2:36。其中,工业发展撑起“四梁八柱”。

  2019年,宁德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600亿元左右,是2000年177亿元的20.3倍。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迅猛发展,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超六成。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成为宁德首个千亿产业集群;锂电新能源产业2019年实现产值700亿元,今年有望成为宁德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集铜精矿贸易、冶炼、深加工于一体的铜材料千亿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也初具规模。

  今年,宁德将在确保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的基础上,推动在建项目达产产值4000亿元,正在洽谈对接项目达产产值4000亿元,形成“3个4000亿”滚动接续发展态势,加快向万亿工业时代迈进。

   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曾经,交通落后和缺电是宁德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20年来,宁德持续加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北承南联、西进东出、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网络。

  宁德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从2000年的4677公里增加到2019年的12240公里。从2003年沈海高速闽东段开通,到如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1公里,基本形成“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2009年温福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闽东境内不通铁路的历史,如今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10.3公里。此外,宁德至福州长乐机场城际铁路、温福高铁等大干线前期工作全面提速,宁德正从“过境铁路”向“枢纽铁路”迈进。

  2019年,宁德全市电力装机容量982.46万千瓦,年发电量508.12亿千瓦时,是2000年的25倍,宁德核电、大唐火电、霞浦风电等能源项目竣工投产,形成了涵盖水、火、核、风、抽蓄等多元化能源体系。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0年来,宁德加强山海联动、城乡一体发展,全市城镇常住人口从2000年107.31万人增加到2019年167.62万人,城镇化率由2000年35.8%提高至2019年57.6%。

  城市里,新建改造一大批供水污水管网和公园、绿地、体育中心等市政工程,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市重点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3个100%”。

  农村“一革命四行动”纵深推进,完成了2137个行政村70148户改厕改水,并延伸至2042个自然村。全市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66个,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4个、传统村落141个,涌现出屏南龙潭村、霞浦半月里等一批文创、摄影村落。

   从摆脱贫困向乡村振兴跃升

  20年来,宁德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2850元提高到2019年的17804元,年均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745元提高到2019年的35887元,年均增长10.5%。

  7.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脱贫,453个贫困村和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摘帽”。今年,宁德开启从摆脱贫困向乡村振兴跃升的新征程。

   每年财政支出近八成用于民生领域

  十八大以来,宁德每年财政支出近八成用于民生领域。

  目前,宁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全覆盖。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建成5.71万套、配租配售3.25万套。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0.47万人。

  2017年以来,实施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四个领域补短板项目1924个。截至2019年,全市学位达58万个、医疗床位达1.42万张、养老床位达2.41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