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4.08.2017  12:03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4日电 (吕巧琴 叶茂)宁德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23日召开,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德市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问题。

图为宁德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叶茂 摄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小康,关键在“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经济总量、经济指标上完成了任务,但群众就学、看病、养老、出行等基本民生得不到有效保障,我们就谈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宁德市委书记隋军23日如是表示。

  长期以来,宁德市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需求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近年来,宁德市坚持每年谋划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将70%左右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隋军指出,但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领域,“硬短板”和“软短板”还比较突出;都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也是群众关注最集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总量不足。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义务教育学校“大额班”问题突出;医疗机构每千人口床位数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儿科、精神科床位缺口尤为突出;老年人拥有床位总量缺口约5000张……

  隋军还指出,城市路网结构级配不合理,公交场站建设滞后,专业停车场缺乏,城市停车泊位无法满足需求,城市环卫车辆不足,机械化清扫率偏低,园林绿地建设标准相对偏低。

  二是质量不高。省、市师范幼儿园仅占总数的9.5%,高中达标校仅占普通高中总数的66.7%;整体医疗水平偏低,处于福建中下游水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养老设施不全;城市雨污分流不到位,供水管网老化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配置不均。与城市相比,乡村基层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布局和规划建设明显滞后。

  四是机制不活。教师总量超编和结构性缺员并存,“县管校聘”制度尚未有效落实;药品流通、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下沉不够;涉老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依赖政府投入,缺乏多样化的资金渠道和融资手段……

  “短板虽是差距,但差距也是潜力。”隋军表示,通过补短板,不仅能够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而且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城乡转型、培育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推动发展动能转变。

  宁德市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讨论稿)》;市委、市政府还就四大领域补短板问题,分别起草了《实施意见》。

  当天召开的宁德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深入实施结构优化工程和学科完善工程;着力补齐补足养老服务短板;深入实施城乡交通畅通工程,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基础设施……

  隋军指出,要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宜居宜业”,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补短板工作。(完)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