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养志愿者:“点亮”生命最后的旅程
新华网长春10月11日新媒体电(记者 姚友明 高楠)10月11日是世界宁养日。一天前,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宁养志愿者张淑艳刚刚送别了她照料16个月的癌症患者。19年前痛失双亲成为孤儿的她,如今已经给予30多位终末期癌症患者以临终关怀
“我希望尽可能帮助更多人在宁静、安详的氛围中没有遗憾地走完人生。”张淑艳说。
1995年的一天,张淑艳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撒手人寰,这让当时7岁的她一下成了孤儿。张淑艳回忆说,在吉林省孤儿学校,她变得胆小且内向,每天都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就像一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雏鸟”。
后来,来自吉林大学的志愿者团队为孤儿们举行课外辅导,组织他们参加拓展活动,带他们参观吉大校园……久而久之,小淑艳不仅走出了丧失至亲的悲痛与阴霾,还萌生了成为一名吉大志愿者的想法。2012年,她终于美梦成真。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临终关怀的理念和措施开始在世界各地以舒缓医学、姑息医疗、宁养守护、安宁缓和等多种模式铺开。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于上世纪80年代在天津、汕头、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发展起来,至今全国已有600多所收治和照顾临终患者的医疗场所。
虽然张淑艳的研究生专业是社会工作,可是当她迈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开始实习的时候,一下就对医院宁养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有党和国家的帮扶,就没有如今的我。”张淑艳说,“爸妈当年走的匆忙,我没能尽到一个女儿的责任。现在就是想把每一位临终患者都当成我的亲人”。
有价值的工作
所谓临终关怀,指的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进行的积极又全面的医学人文照顾,它需要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解决心理和精神问题,以提高患者生活品质,达到最好的生活状态。如今,张淑艳需要每周拿出多半天空闲时间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宁养志愿服务,她的服务内容包括临床“治”痛、控制症状、舒适护理、心理舒缓和哀伤辅导等环节。
因为接受宁养服务的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且深受病痛折磨,所以其中大多人最初对志愿者态度冷漠,认为她们都是小孩子,对志愿服务只是一时兴起,根本理解不了病患的苦痛。面对患者的抵触,宁养志愿者没有放弃。张淑艳每周都给自己照料的患者按时取药并亲自递到手中。为了减轻患者由癌痛引起的不适,不少志愿者还自学按摩,每次为宁养患者按摩近40分钟。
“除了帮他们减轻病痛,更重要的是与其和家人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消减患者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以达到身、心、灵的‘全人’照顾。”张淑艳说,每当看到患者由最初的眉头紧锁、满脸愁容到最后与志愿者们唱歌、聊天并回忆往事,她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
当然,宁养志愿者也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张淑艳介绍说,志愿者严禁给患者提供用药建议,不能“移情”过度难以自拔,也最好不要给予患者以经济辅助。“因为如果资助多了,志愿者自己可能就因负担不起而退出了,这反而不利于更多的人享受到宁养服务。”她解释道。
愿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自吉林省卫计委的信息显示,目前全国每年肿瘤发病人数为350万,死亡为250万。在吉林省,肿瘤发病也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在2013年末有肿瘤病人5万余人,全省每年要为治疗肿瘤支出100亿元社会医疗经费。有专家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还可能会不断增加,未来医院的服务重点只能集中在癌症的基本照顾、诊断和治疗上,癌症末期病人的照顾亟待投入更多社会资源。
虽然宁养志愿者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自然规律、重建临终患者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诠释,但张淑艳还是希望社会对宁养志愿者的需求越少越好。“我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再过度消费明天的健康了。经历过太多生离死别,才知道做好当下是多么的重要。”她表示。
虽然不会把宁养院作为自己工作的地点,但张淑艳说,她依然会按时按量地继续坚持志愿服务工作,把中国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化精神和血脉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