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补上“耕读文化”这门功课

18.11.2021  02:41

  周围是尚未收割完的稻田,饱满稻穗低垂显出“谦虚的模样”。稻田里的“秀台”上,一群农村的小朋友穿着由稻草、稻谷、芦苇花点缀的“小时装”和小花帽,拉着他们的爸妈,一起表演“”字头的农家时尚节目。这是最近一个阳光明媚的晚秋下午,沪郊嘉定区华亭镇田园文化“耕读节”里的一幕。这里正在尝试一种有新意的“耕读文化”,让农家孩子认识农村、亲近都市新农业。(11月16日新华网)

  “五谷不分,不辨菽麦。”以前常用来形容城市里的孩子不接地气,如今生长在都市农村的“农家娃”,也往往“身在农村不识农”。不必讳言,当今教育存在重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的情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这与“耕读文化”传播弱化有一定关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给孩子们补一补“耕读文化”这门功课。

  我国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古训,中华民族“耕读文化”源远流长。所谓“”,即从事农业劳动;“”,即接受文化教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坚持“”与“”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在农业劳动之余,拿出书来学习,成为古代学子的一种常态与梦想。如《围炉夜话》中说: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

  “耕读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大批有远大志向的人,在艰苦农业劳动之余,仍坚持学习与进步,形成了“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精神品质。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孩子们被定义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展耕读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少有识之士认为,现在的孩子是互联网原住民,但疏离农业和农村,精神、道德、情感匮乏也越来越多。在一次耕读教育的交流会上,有个妈妈哭着说:我的儿子上了一个好大学,人们都说他优秀。可他只在要钱的时候才给我打电话,说多了就不耐烦,再多说就直接把我拉黑。如果孩子从小接触耕读教育,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应在耕读教育中承担“主体”角色。作为家长,节假日很有必要多带孩子走进乡村,体验农事的艰辛,感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的情趣,体悟“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实感。日常生活中,适当安排孩子洗衣做饭、户外劳动,改变“十指不沾阳春水”陋习,让他们在“劳其筋骨”中历练、成长。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应在耕读教育中承担“主导”角色。将耕读教育、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依托“三下乡”“夏令营”等载体,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现代农场考察、农业产业调研、参与插秧和收割等农耕体验活动,把“粮心”植入学生心田。

  社会是学生耕读的熔炉,应在耕读教育中承担“服务”角色。去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提出打造一批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实践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提供实践课堂。各地应注重“耕读文化”教育实践载体的建设,让孩子们沉浸式地体验农事,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个人社会责任,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台江区委文明办 付彪)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