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二)
今日学霸:陈宇凡
2016年从厦门双十中学考上北京大学,目前就读于数学科学学院。
学霸寄语
希望各位都能好好地搭好人生的积木。
做好基本的事情
“基本的事情”,包括听课、做作业、整理错题、整理知识点等等。听完一堂课,我能不能大概复述老师讲了什么?上课、做作业时的问题,我是否及时请教老师及时解决?如果有题目是花了很久才完成,我能不能总结一般的套路,或者发现更加简单的方法来做?提到某个学科某个章节,我能否像老师一样大致地把它讲明白?这些问题我直到进入大学后仍然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问自己。
现在回想起来,高中三年都像是在“搭积木”,高一、高二先大致把学科的框架搭起来,高三再回来修补。有些同学高一、高二搭的积木可能漏洞比较多,那高三自然就要多花些气力了,复习到之前缺漏的部分,“基本的事情”也会变得很难完成。
不熬夜 不“题海”
高三时,我差不多能保证十二点上床、玩会儿手机再睡,相比不少理科同学不算熬夜吧。
我暂且把这里的“题海战术”定义为“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再找大量的题”,那么我可以比较理直气壮地回答“面对高考,我并没有用过题海战术”。
我的策略就是最大化地利用作业。老师准备的题目都是经过了精心整理的,非常有针对性,从这些题目里一定能看出来你的“积木”哪里有缺漏,赶紧复习补上就好啦,所以不需要(也没时间)做更多的题了。
做作业时一定要清楚,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找到“积木的漏洞”即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才是最终目标。
压力及时疏导
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是高三上学期,当时我因为参加竞赛的缘故停了一段时间的课,结果可以算是两手空空悻悻而归,再回来和已经经历了一轮复习的同学们一起准备高考,压力可想而知。
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经常会和班主任、老师聊天,倾诉一些比较负面的情绪和压力。幸运的是在老师们的开导下,我比较快地走出了低谷期。不过,一些负能量的情绪和想法还是尽量不要和同学说,因为这无形之中会给别人带来压力。不妨多和同学探讨探讨学习,开开玩笑,一起“哈皮”,也是很好的。我在压力大或者学习累了的时候还会去操场上走个两三圈,这个习惯保持到了大学。
生活嘛,总是要给自己找乐子。
培养受用一生的能力
高中三年的学习不仅是为了高考,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对人生影响更加深远的能力其实也会得到培养。以下我挂一漏万地举两个例子。
一是整体把握所学知识的能力,意即对一个学科要做什么,有哪些部分,要有清晰的认识。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高一的物理老师不断强调“必修一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必修二就是动能定理”,这样的宏观认识其实非常重要,相当于你搭积木的时候给了你一张图纸,肯定会更轻松。包括现在我学数学也是,面对一个新的分支,如果只局限于定理证明和习题,必然会走火入魔,一定是要追溯这个分支出现的原因。它是从哪些重要的例子中生发出来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创造什么样的工具?这样想才会有更感性的认识。
二是抗压能力。到大学时同学们的压力只会不降反增,压力的来源也会更加复杂(比如你还会考虑以后的出路等等)。高中特别是高三这一年的这种压力下的生活其实给了我非常大的锻炼,使得我在大学的心理状况一直保持的不错。探索真理的途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大约是等不到“柳暗花明”的喜悦时刻了。
也许不会有一张卷子会直接问你“你对数学怎么理解”或者直接检测你的抗压指数,但是这些更综合的能力都会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分数之中,也会在今后许多人生的重要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学霸表示,上图纯属骗人
父母的陪伴很暖心
我父母给我最大的支持就是陪伴。我高中很多重要的时刻,父母都在身边。这大约是一种不需要言语的鼓励吧,会有一种,“越过山丘,有人等候”的感觉,很安心。
也借此机会感谢我的父母。真的,非常感谢。我想我以后为人父母之时,也会以他们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