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信息化学习愿望和需求调查与思考

28.07.2015  16:48

  本调查旨在对目前高校学生的课堂学习愿望和需求进行了解,以便从学习者愿望和需求出发来构建教学环境,增强教学互动,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问卷设计以教育传播学为理论支点,参照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从教学媒介、教学信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四大内容来进行问题设置,采用在线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提出运用多媒体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重视多样化的教学过程设计、加强师生深度互动及关系培养、注重激励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设计等优化课堂教学的建议。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10年)》提出并倡导“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与做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教育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一定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而且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高校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最后一程,这一阶段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文献研究表明,国外有研究者从课堂教学中学习者分类来研究个性化教学策略,分别针对每类学习者个性特征采取相应策略帮助其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国内大多是从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教学设计、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与信息化素养等方面来进行信息化课堂的有效教学研究,也有研究者提出量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及其指标参数。本调查研究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学习者的主观愿望和需求,综合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优化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建议,为高校教师了解当前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的问卷设计以教育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参照教育传播要素,从教学媒介、教学信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四大内容来进行问题设置。调查对象选取广州市某农业院校的学生,覆盖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法,共获取样本总数212份。调查对象中男女生比例恰好为1∶1。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学生占39.62%,大二学生占41.98%,大三学生占13.1%,大四学生处于实习期和找工作期,参与调查人数较少,占5.19%。从学科类别来看,理工类占34.72%,文史类占13.77%,经济学类占18.4%,管理学类占21.23%,农林园艺类占11.88%。调查同时辅以座谈的形式,以便充分了解当前高校学习者的课堂学习现状和对课堂教学建议和需求。

  调查结果分析

  1.教学媒体

  有97.64%的学习者认同在教室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88.7%的学习者认同采用数字化教材;有91.51%的学习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与板书和教材相结合的形式比较好;有91%的学习者认同采用课程专题学习网站进行辅助教学的形式;82.55%的学习者希望采用网络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互动上,学习者对于传统的“提问回答”式的互动认可度不高,比较倾向于采用小组讨论、上台讲解、PPT展示等方式,同时也有45.28%的学习者认同“自我思考”的形式。有96.7%的学习者希望课后与老师关于课程学习有互动,传统的面对面的互动仍占主导。此外,比较受欢迎的课后互动形式有:QQ、Email、课程网站论坛、网络学习社区以及微博。课后主要采用传统的书本纸笔等进行学习,其次是笔记本和手机,由此可见,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传统的练习本形式,采用网上题库或操作练习的比重不大。

  2.教学信息

  学习者对当前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满意度为一般和比较满意的占85.85%,很满意的仅占2.36%。有75%的学习者倾向于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实践内容占到一半或以上,纯理论或纯实践的课堂内容基本不受欢迎。82%的学习者喜欢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形式是老师自己制作课件,具有设计感,且经常根据学生反馈和知识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有学习者提出教师的课件要点需简洁,整体框架要清晰。有93.4%的学习者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重要的。比较受欢迎的课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特点:教学内容要配合案例,联系生活实际;贴合工作需要,符合个人兴趣,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影响。有学习者提出教学内容要体现当下形势与科目前沿。而对纯专业知识的认可度不高。

  3.教学方法

  有11.3%的学习者对现在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表示不满意,仅有2.36%的学习者认为很满意。

  学习者比较认可的课堂教学方法依次是: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实习法、探究法、练习法等,提问法、参观法、陶冶法所占比例不大。有学习者提到:教师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阅读书目等资料,并做相应的阅读反馈。学习者认可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案例课、以模拟工作场景为主的模拟课、混合式教学课。其次是以多媒体演示为主的视听课、以提问讨论形式为主的互动课。对于网络教学的认可度不高,仅为16.51%。对于网络学习模式,最受学习者欢迎的主要是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其次是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情境探究模式,对于网络协作模式认可度不高。学习者认为可以改善课堂教学的办法依次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引进企业型教师进入课堂;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增加课后互动;加强学风建设,严格考勤和课堂纪律以及提高教师的课件设计制作水平等方式。有学习者提出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程的用途,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样本中有92.35%的学习者不了解“翻转课堂”,当解释其含义后,有87.73%的学习者愿意尝试这种教学方式。

  4.教学效果

  有59.43%的学习者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效果一般,25.5%认为不好,甚至很差。按照评价方法来分,学习者倾向于采用:平时成绩、作品(或论文、实验报告)等、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等,对于网上考试的认可度不高。有学习者提出采用实践操作结合平时表现的考评方式。按照评价主体来分,学习者比较认可的仍然是教师评价为主,其次是学习者自我评价、电子学档(一般为网络课程的学习时长、测试情况、考试结果的记录),然后才是学习同伴评价。按照评价内容来分,学习者希望教师主要考核其能力类型依次是:操作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等。其次是人际能力(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组织、领导能力等)、自我认知能力。对于识记能力的考核要求不高。对艺术能力(绘画、体育、音乐等)的考核要求很低,可能与调查样本中艺术类学生人数较少有关。

  80%的学习者课后学习形式主要是复习教材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其次是与同学讨论协作学习和看课程的视频公开课自主学习,或者与同学讨论协作学习、进入课程专题网站巩固学习、写论文、做课题、做项目等深入探究学习以及开展相关调查、实践、实习等。有学习者表示会看老师的课件。

  优化高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运用多媒体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

  首先,要注重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室多媒体设备大多只是作为代替板书和教材的一种教学信息呈现形式。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在怎样选择教学媒体一章中曾提出:混合使用媒体比只用一种媒体的学习效果好。因此,理想的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应当是使用多媒体、板书和数字化教材相结合,多媒体用来展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思维导图和学生作品等,同时采用课程专题学习网站进行辅助教学。

  其次,要注重课堂外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学好一门课程,真正领悟到课程的概念精髓,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引导学习者参与构建学习共同体,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索型的、研究型的或是协作型的学习环境,以便学习者开展协作交流、小组活动的社会化互动课堂,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2.重视多样化的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对课程教学流程进行精益化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将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最佳教学方法传播给学习者。此外,还应当注重学习者的自我思考,在课堂上安排相应的时间。

  第二,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在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里,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但是某种教学目标的效果是可以通过几种教学模式的组合达到最优化。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重组,以便调动不同个性特征的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第三,注重网络学习模式的运用。信息时代,构建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和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情境探究模式等,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络学习。因而,教师在各种网络学习模式中,应当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对整个学习流程进行设计和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学习。

  3.加强师生深度互动及关系培养

  在课堂上,要关注提问的质量。课堂教学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尤其要关注如何推进提问的过程,促进学习者的深度思考和思维碰撞,从而加强学习者的知识内化和意义建构。类似头脑风暴的提问,有利于学习者将这种积极有效的互动方式延伸到网络自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中。

  在课堂外,要关心学习者的成长。西雅图太平洋大学的“教育创新与课堂教学方法”研讨会上说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无论多么完美,如果学生认为你并不关心他们,那你作为老师为他们上课就完了。”教师可以利用Email、QQ、微博、课程学习网站论坛等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态和思想状况进行关注,让他们知道你在关心他们,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说明了关心和期待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在课程学习中,要关注学习者需要什么。教师可以在开课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填写匿名建议表(比如我想从该课中学到什么?该课最有用的地方是什么?该课的不足之处等等),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需求,让学生可以有对课程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合理性建议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调整,优化教学过程,获得灵感完善教学。

  4.注重激励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设计

  从评价方法看,要注重从多角度、多途径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课程考核是对于人才培养标准的一种检验形式,是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当根据社会需求、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需要对学习评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通过平时作业(或论文、实验报告)、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结合期末的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评。有课程网站的也可以参照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情况以及网上题库测试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从评价主体看,要注重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作为大学生,其自身最清楚自己想获取的知识和能力,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因而,教师需要引导学习者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来进行系统的自我评价,同时对自我评价予以肯定和反馈,按照一定的指标权重记入课程考核结果。尤其当网络教学和翻转课堂被引入高校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自我学习时间所占比重大大提高,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

  从评价内容看,要注重对学习者操作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评价。在当今信息快速更新、知识高度丰富的时代,社会呼唤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学习者自身也要求适应社会发展,改革能力评价内容。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多花心思在教学评价改革上,着眼于采取多方式、多手段来评价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激励学习者综合素养的提升。

  (周堇言、吴东醒、付志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