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漳州市芗城区纪检监察系统组织干部学习习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本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杨怡静 摄
连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紧紧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难得的重大机遇,凝心聚力,只争朝夕,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辜负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4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召开党工委扩大会,就贯彻落实工作提出具体意见:突出对台合作主线,围绕“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生活宜居区”的目标定位,致力打造台胞“第二生活圈”;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坚持先保护后开发、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城市配套后项目、先环境后产业的原则,推进城市开发建设;进一步推进环境修复、植树造林等方面工作,在花园城市建设中重点推进公园建设;加大力度选商、选资、选项目,强化产业发展支撑。
3日,三明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提出,下一步,围绕做大做强产业、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推进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等课题,找准结合点、选准切入点,把举措具体化、任务项目化,切实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3日,省法院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会议要求,要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把“马上就办”精神落实到办案、办公、办事中,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确保司法清明、法院清正、法官清廉。
连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干警认真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杭县检察院检察长陈炳旺表示,要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导检察队伍传承好古田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
3日,省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提出要把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成效。一是以钉钉子的精神,研究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创新驱动、培育新增长点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在对上争取支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定政策规划等四个方面,提出明年工作思路。二是争取国家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一带一路”建设、央企对接项目落地等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
省经信委干部职工在学习中表示,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突出“产业优”,强化抓龙头、抓产业、抓园区。一是建立产业龙头动态管理机制,明年起,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每年推动70家以上龙头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二是强化产业转型,加速实现“机器换人”。三是实施园区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工业园区整合、拓展和提升。
农业部门干部职工表示,将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等六方面着手,重点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扩大旱粮作物面积、山垄田复耕,稳定我省粮食自给水平;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团省委机关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纷纷表示,要努力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立足本职,抓住机遇,扎实作为,发挥团员青年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新福建贡献青春力量。
3日,省总工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提出,各级工会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寻求解决职工困难与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面对面、实打实地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全省工商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要全面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宽进”举措,激发市场活力,着力“严管”机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扶持生态农业、生态效益型工业、生态旅游业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为切入点,助推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构建;做好“扶大帮小”工作,用足用活工商优惠政策。
省旅游局3日传达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表示全省旅游业将突出三大重点:转型升级、旅游品质、品牌营销;抓好七项工作:做大旅游总量、做强旅游产业、做深融合发展、做响旅游品牌、做实闽台合作、做优公共服务、做好自身建设。
3日,福建检验检疫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一步,该局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福建,特别是在平潭口岸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总书记对检验检疫工作的关怀和厚望,转化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强大动力。
省通信管理局在学习中表示,要准确理解“四个切实”的科学内涵,着力引进一批体量重、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加快建设一批聚集强度高、关联性强、产业链长的产业集群;努力在深化“数字福建”上下功夫,深入实施信息提升工程、信息惠民工程等。
4日,厦门市国资委组织主要国企领导学习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会议提出,今后,要进一步激发改革活力,培育发展动力,到2020年,打造主业突出、营业收入超千亿的强势企业3家,进入中国企业综合和制造业500强的企业1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