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莆院学生创业折腾出别样经历

05.06.2015  14:44

  莆田网讯 “咚咚……”墙壁上的挂钟敲响,已是凌晨2点,宿舍里只有一处电脑荧屏上发出来的光亮,莆田学院2011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刘用标,还在忙着他的事业。大学4年,这边赚钱,那边投资,一共前后动用20万元。

  “大一的时候,我疯狂地搜索所有商业广告信息,除了校园内所有宣传单、广告牌,还有网络上各种商业信息。”刘用标说,“有一天我在宣传单上看到一则戴尔公司招聘销售实习生的召集令,我很感兴趣,就主动联系。”

  刘用标说:“加入戴尔销售团队并接受他们的营销培训和产品会议是我所有大学创业的启蒙,同时也是由于成为戴尔金牌销售员认识了最早的创业伙伴——孔德均,我们用这第一桶金开始我们最折腾的创业——五月创业团队。”

  创业伊始总会有坎坷。大二下学期,刘用标与一个社会人士共同创办一家人力资源的公司,主要经营兼职中介平台。刚接完第一单,合伙人不仅没有守信地打回兼职劳务费用,还失联,使自己亏损上万元。

  “对于我而言,大学时代的创业就是2个字——‘折腾’。”刘用标笑着说,不过,这是他在大学里积累到的最有价值的财富,为自己将来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4年里,刘用标带过3个创业团队,卖过电脑、英语听力耳机等电子产品,开过打印店,参与创办并持有4家股份公司的股份。因为持有公司股份,他每天七点半起床,凌晨一两点才睡觉,经常在公司加班。

  “我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在学校也是折腾,到社会上还是折腾。”刘用标调侃自己道,“从社团里的外联小干事到外联部部长,再到学生会主席,现在又成了大家口中的刘总,一路磕磕碰碰,但还是坚持走下来了。临近毕业,对以前曾经共甘苦的创业伙伴和朋友,有着一丝丝别离的伤感。且行且珍惜,即使在不同的领域,但友谊长存。”  (湄洲日报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沈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