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背后的诚信

21.05.2015  19:37

  2012年北京化工大学生许涛通过微博募捐拯救患白血病父亲,并承诺3~5年内还款,几个月时间募集到数十万元。时隔3年,曾经给许涛捐款的曾鹏宇收到许涛汇来的钱款——在原来捐款的基础上,还多出10%利息。这一践行承诺的举动感动许多网友,网友们纷纷为其点赞。(5月14日《海峡都市报》)

  当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感慨不已。也从许涛募捐救父这件事之后看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可贵和传承。

  一是“百善孝为先”。 3年前的许涛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家中以务农为生,年收入不过3万元。面对繁重的学业,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他,当时他的父亲已经配型成功,但无力承担骨髓移植等治疗费用近40万元,自己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父亲治病,最后通过微博募捐的方式借钱。几个月时间募集到数十万元,帮助家里暂时渡过了难关,延长了父亲的生命。当时的他,不是想让大家捐款给,而是借给他,一借就要举债数十万,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大孝。有人说: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而正是有了“”在先,后面的善行才源源不断。

  二是“诚信是立身之本”。许涛当时通过微博募捐时就承诺在3~5年内把钱连带5%的利息还款。如今的他已经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感恩于当时大家的热心帮助,把当时的5%的利息改为现在的10%。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品质,让我看到 “”字的可贵。也让我想到了全国道德模范“油条哥”,坚持不用剩油炸油条,实实在在履行承诺,最后生意爆棚,从一个小小的早点铺发展为连锁店。

  许涛的故事最让人感动,更重要的是因为一个“”字。正是因为他的“一诺千金”,才引出“”字后面更可贵的“”字。因为一个“”字让我们深感震撼。可以说千金易得,诚信难求。

  三是“一方有难众人帮”。3年前许涛通过微博募捐,没有留下任何的书面契约字据,从当年6月发起网络求助到次年3月的9个月期间,许涛共收到千余名网友的善款57万元。面对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求助,一千多位未曾谋面的网友伸出友爱之手,或许是缘于那份孝心,也或许是缘于一种信任。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众人帮”的传统美德。

  许涛当年募捐救父的孝心,感动了陌生网友为其伸出援助之手;今天如约还款的诚信,赢来广大网友的纷纷点赞;众多爱心人士的慷慨相助,使我们这个文明的社会变得更加的温暖和谐。(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供稿 洪春来)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