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泾源:改革全面推进 步子积极稳妥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闫微微摄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 在新中国65周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指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中国经济网独家专访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梳理过去一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与亮点。
中国经济网:您认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
孔泾源: 今年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一系列方案陆续出台,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甚至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跟社会见面。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三中全会决定讲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所以近年来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下了工夫。新一届政府已经分七批,共取消下放了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放开社会投资,民间资本可以参与一系列重要投资项目建设。今年推出了80个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参与的示范性项目,吸收民间资本达2500多亿元。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第二是财税体制改革。在这方面,今年中央出台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国务院已经发布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央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10个省市开展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由去年的220个压缩到今年的150个左右。在税制改革方面,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今年以来铁路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电信业先后纳入试点。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将从12月1日起在全国推开。
第三是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在上海放开了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过去的1%扩大至2%。同时,有序放开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首批民营银行获准筹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式启动优先股试点,股票市场“沪港通”试点准备就绪,全面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
第四是价格改革。放开了一系列过去由政府定价的产品的价格,比如说种子,电信业务,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过去都由政府管制的,今年都放开了。包括房地产咨询服务,过去也由政府管制价格,现在也放开了。在药品价格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放开了医保目录中低价药品价格。放松了铁路运价管制,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实行上限管理。出台实施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启动了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一些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包括用电、用水、用气的价格,逐步实行阶梯价格制度。采取阶梯价格制度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方面逐步理顺价格,让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另一个方面通过阶梯价格形式,又照顾到了民生的基本需要。
第五,在城镇化和统筹城乡方面,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年初国家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并且选择一批城市启动了相关的改革试点。在土地管理制度方面也是按照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乃至征地制度改革方面,也按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正在积极筹备相关改革试点。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已经扩大到全国的30个省份,1600多个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