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副县长弃官从医:被做官风气困扰是何等悲哀

08.09.2014  10:26

副县长“弃官从医”传递了什么信号

一个临床医生,在担任了两年多副县长之后,向上级提出书面申请,要求“继续从事医院管理和医疗工作”,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并经过县人大常委会法律程序,免去了他担任的副县长职务。一时间,各种猜测、传言袭来,是其已然“接受组织调查”,还是某种不便明说的原因“引咎”?为此,当地宣传部门向媒体澄清:其任用、免职过程符合规定和法律程序。

从媒体报道来看,辞职似乎符合本人意愿,原因是他“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先后担任了县政协副主席、副县长等职务,并且“工作勤勉认真,平易近人”,但早有“弃官从医”、“不想丢掉医学专业”的想法。因此,尽管他的辞职在当地引起了不小震动和舆论猜测,但媒体追访认为属于“正常干部调整”。

与此同时,席卷大江南北的反腐行动势头正猛,不断刷新的“打老虎”、“灭苍蝇”的讯息,让人们对当官的“高风险”有了重新的认识。来自人民网的消息说,据不完全统计,自党的十八大后,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发布的消息中,已至少有31名山西省官员落马,其中包括7名省部级官员、4名省委常委。仅8月29日下午5点25分至晚上8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先后通报了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白云,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原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和“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至此,今年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已有24名。而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6日期间,中央33个巡视组已开展三轮巡视工作,共有24个被巡视地区的240余人被查处。

在此影响下,不少人不再沉迷于做官的人生目标,转而信奉“人生好比一架飞机,不在于飞得多高多远,而在于平安着陆”的人生信条。也有人因此持观望态度,没有了干事业的热情,不做事也就不会惹事,以消极和不作为的方式应对目前形势。如何吹起既要干事、又要干净的从政清风,成为眼下地方发展中极为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