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2个婴儿岛接收1400名弃婴 多是有父母残疾儿
记者昨天从民政部获悉,截至6月18日,全国有16个省区市建立了32个“婴儿安全岛”,共接收1400名弃婴、弃童。从目前各地试点情况看,“婴儿安全岛”作为一项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得相对成熟的弃婴救助举措,在我国建立试点三年却面临诸多现实尴尬。
现实
尴尬
接收孩子大多不是孤儿
记者了解到,“婴儿安全岛”接收的弃婴、弃童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重度病残患儿比重大,病残程度高,一些弃婴生命垂危。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婴儿安全岛”试点以来,确实改善了弃婴被遗弃后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弃婴存活率。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婴儿安全岛”,我国目前开展的试点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一般来说,弃婴是年龄较小且找不到生父母及监护人的婴儿。但我们接收的孩子大部分不是孤儿,多数是有父母的残疾孩子,并且相当一部分并不是婴儿。”
调整
举措
设置“婴儿安全岛”的初衷,是避免弃婴遭遇“二次伤害”,保障其基本生存权。然而,在一些家长看来,这成了政府提供的一项“福利”,错误地把“婴儿安全岛”当成用于遗弃婴儿的地方。频频发生的弃婴行为,让福利机构接收的弃婴数量增多,使得这些机构面临床位紧张、护理员短缺等严峻考验。救治这些身患疾病的孩子所花费的费用,也让福利机构压力不小。
针对“婴儿安全岛”运行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济南、天津、南京等试点,“婴儿安全岛”的开放时间调整为白天开放、晚上关闭,以应对夜间遗弃行为。还有一些福利机构派出专门人员,联合公安部门在福利院周边进行巡查,对遗弃孩子的家长进行及时干预和劝阻,并联合公安部门对恶意遗弃行为严厉打击。
完善
制度
让家庭成最好“安全岛”
尽管发生了一些恶意遗弃的现象,但对于一些家庭来说,遗弃重病重残的孩子,也许是迫于无奈。一些福利机构负责人发现,通过对家长进行劝说,告知其相关的保险、救助制度,让他们了解有的疾病可以被治愈,相当一部分家长还是能够主动把孩子抱回。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韩晶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婴儿安全岛”只是一个“治标”的办法。真正发挥“治本”作用的,还在于制度的完善。目前,针对儿童的医疗等保障举措和保障力度仍存在不足。在詹成付看来,对于婴幼儿而言,家庭才是最好的“安全岛”,“婴儿安全岛”只是发挥最后的兜底作用,不能“本末倒置”。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