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小屋”:给职场母亲真切的关爱

21.05.2014  19:36

东南网5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姗)

福建日报有“妈妈小屋”了

私密隔间内舒适的沙发、专为电动吸奶器配备的电插座、装有防溢乳垫的爱心百宝箱、冰箱和及时更新的育儿类杂志……这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妈妈小屋”的一角(上图)。母亲节前夕建成的这间小屋,得到了集团女职工们的盛赞。

主要是为了响应省总工会、省卫计委的联合呼吁,进一步深入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温馨服务,推动全社会呵护、关心怀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集团共有女职工800多名。

自2013年11月起,我省总工会、省卫计委联手推出“妈妈小屋”项目,建议女职工人数较多、条件较成熟并有需求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公共场所以及就诊量较大的医疗保健机构,为女性提供一个私密、干净的休息环境。

“‘妈妈小屋’最好是固定场所,如在原有哺乳室、孕妇休息室的基础上或在‘职工之家’内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确保舒适、隐蔽、卫生和安全。”福建省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说。

目前,“妈妈小屋”有四种形态。一种是针对企业内部孕产妇开辟专门的私密空间;第二种是在商务楼宇内部,由物业部门服务于本商务楼内企业,为所有有需求的哺乳妈妈开辟专门的私密空间;第三种是在城市公共空间专设私密空间,服务于所有有需求的哺乳妈妈;第四种是在医疗保健机构内,供就诊的哺乳女性使用。

据介绍,“妈妈小屋”具有统一标识,在醒目位置悬挂,便于女职工特别是哺乳期女性识别;根据需要配置卫生医疗器材、沙发、冰箱、孕产妇保健和哺乳资料等;配备专人进行服务和管理,每天清洁打扫,并建立登记制度。

“‘妈妈小屋’不仅对哺乳女工开放,正在孕期的‘准妈妈’、其他女性也可在此休息。”省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告诉记者,厦门中端电子有限公司的“妈妈小屋”就常常有路过的孕妇在此歇脚休息。

妈妈小屋”全省遍地开花

2013年11月至今,我省“妈妈小屋”已从首批的12家发展到184家。其中,有103家设在有产儿科的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

不到半年时间,“妈妈小屋”就在全省陆续建起,其标志被越来越多人熟识。在厦门、龙岩、三明、南平、泉州等地,诸如火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均可见到“妈妈小屋”。按照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的原则,争取3到5年内,全省有需求和有条件的单位都将建设“妈妈小屋”。据介绍,未来3到5年内,所有设有产儿科的条件成熟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设置“妈妈小屋”。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把37度的母爱带给孩子,也意味着她们的宝宝可以更健康地成长。”省优生优育协会秘书长陈敏群说。

谈及“妈妈小屋”的建设,省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用给力二字形容。据介绍,各级工会都很给力,省总工会拨出专款,为需要的企业“妈妈小屋”配置冰箱。厦门市总工会也拨款为“妈妈小屋”添置消毒柜与冰箱。

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很给力,积极提供场地与经费,用心打造温馨小屋。连江清禄鞋业有限公司的“妈妈小屋”,甚至为哺乳期员工提供了牛奶、面包等点心。用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话说,“小屋”可以让女职工更加安心工作,让企业获得民心,同时收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