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05.2014  18:02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党政工作和社会事务的重心,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社区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基于鲤城区社区妇女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就妇联组织如何更好参与社区建设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鲤城区妇联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概况
         
      小女子”引领社区建设之路。 鲤城全区79个社区的党支部和居委会不仅100%有女性成员,而且女性成员占据一半以上,党支部女委员占51.4%,居委会女委员占67.6%,一大批优秀妇女在社区事务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中唱主角、挑大梁、站前沿,成为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推动社区建设管理的巾帼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全区共有巾帼志愿者3660人,成立爱心帮扶队、卫生医疗队、文体宣传队、文明家庭志愿服务队等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者队伍85支,积极主动的巾帼志愿服务有效引领了社区良好风尚的形成。
         
      娘家人”搭建贴心温暖之家。 鲤城区是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全区社区妇联组织100%覆盖,拥有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街道1个、示范社区2个,48.1%的“妇女之家”建成“先进妇女之家”。社区妇联干部平均年龄41.89岁,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占92.4%,呈现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工作作风扎实、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等特点。各社区妇联扮好“娘家人”的角色,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起一批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如社区家长学校、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妇女援助站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建设和关爱弱势群体活动,为妇女儿童提供教育、培训、法律帮助、维权等贴心服务。
         
      娘子军”谱写巾帼建功之歌。 广大社区妇女积极参与建功立业,一大批女企业家活跃在民营经济建设舞台,在纺织、金融、机械制造、商贸、酒店管理等领域谱写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篇章;各行各业的女职工广泛开展“服务创一流、巾帼展风采”活动,创建了66个“巾帼文明岗”(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8个、市级19个、区级27个),涌现出“中华杰出女性”、中国妇女十大代表等先进典范;全区“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下岗失业女性、流动妇女及江南新区失地妇女通过“鲤城区妇女就业指导中心”、“鲤城区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妇女之家”等场所得到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二、妇联组织参与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1.  社区妇联干部兼而不专。 目前各社区妇联主席基本都身兼数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分散在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事务上。相对其它社区工作,妇联工作既无专门经费又无人员补贴,在繁杂的社区事务中往往被忽视或弱化,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2.  社区妇联组织工作资源匮乏。 妇联工作面广事杂,但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薄弱,特别是缺乏活动资金,难以满足广大妇女希望借助妇联实现自我提升、自我拓展等多方位的需求。
         
      3.  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带来新挑战。 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居民分化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日益显现,比如靠近工业区的社区聚集较多的外来流动人口、老旧社区主要是老年人和离退休人员、新建高档小区则更多的是部分先富群体和高知家庭。不同的妇女群体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有着很大的差异,工作对象多样化发展态势及其导致的多元化需求,为社区妇女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妇联组织参与社区建设还须创新有为
         
      1.化虚为实,项目化运作社区妇女工作。 妇女工作看似很虚,实际不然,关键要围绕社区建设中心善于虚功实做。要紧扣社区的建设发展与和谐稳定,紧密结合基层妇女群众的迫切需求,将传统社区妇女工作按照项目的模式进行设计、管理,明确具体的目标、步骤和措施来推进。比如:“女企业家爱心公益行动”、“春蕾爱心助学”、“低保妇女病免费普查”、“社区妇女家政培训”等,就是很有实质内容的项目。通过这么一些项目的实施,社区妇女工作就有了抓手,更易落到实处,也更易见到成效。
         
      2.特色点亮,差异化创塑社区妇字品牌。 社区建设千头万绪,有为数不少的党群组织在推动,妇联在这当中倘若消极懈怠就容易被边缘化。因此,点亮自己、积极作为,才能在众多社区组织中谋得突出一席。要根据社区的资源、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树典型、创特色,打造“”字号工作品牌。当前鲤城区正开展的“一街(社区)一品”特色创塑活动,就要求每个社区有差异性地谋划妇女工作,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比如:联合辖区内的“巾帼文明岗”开展妇女技能教育培训,打造社区妇女创业就业服务品牌;通过自办、联办或多方合办等形式建立社区家政服务机构,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建立社区“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打造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服务品牌,等等,让各具特色的“”字号工作品牌在社区建设管理中喊得响、做得旺,形成基层妇女工作多元丰富、各自精彩的格局。
         
      3.数层联动,多样化激发社区妇女活力。 妇女在社区建设中既是推动者又是受益者,妇女的活力与社区建设的成效相得益彰。一方面,要注意激发社区女性干部、女性人才、妇女工作骨干、巾帼志愿者的活力,加强这几支队伍的互动与联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推动社区建设管理与民主进程。另一方面,要注意激发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妇女群众的活力,针对不同妇女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活动载体,比如:在高档住宅小区开展创建幸福之家活动,针对高消费妇女群体的特点,多利用现代化手段,多运用时尚元素,以富于时代气息的形式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保障型小区开展创建阳光之家活动,针对贫弱妇女群体的特点,组织扶贫济困送温暖等关爱行动,关爱弱势群体需求;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小区开展创建和谐之家活动,针对流动妇女较易受侵害的特点,加强法律宣传和维权服务,并组织科技、家政、保洁、面点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妇女提高劳动技能和素养,促进她们安全流动,等等。层次分明、丰富多彩的妇女工作必将更有生命力和号召力,引领广大妇女为社区建设奉献光与热。
         
      4.制度引路,规范化推进社区妇女议事。 科学、严谨、规范的制度,使大家有章可循,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转。推进社区妇女民主议事,首先要建章立制。要以“妇女之家”为依托,建立议事组织,完善例会制度、讨论协商制度、审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议事工作制度,吸纳一批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女党员、女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女医务工作者、女教师、外来女员工、巾帼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热心妇女事务的女性参与其中,让更多基层妇女围绕党政决策建言建策、围绕妇女发展献计献策、围绕维护权益出谋划策,推进妇女参与民主管理、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5.强化保障,标准化建设社区妇女之家。 妇女之家”是基层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阵地,也是具体承载社区妇女工作基本职能的实体。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人财物各方面强化保障,特别要切实解决好“妇女之家”的工作人员、活动经费、场所设施等问题,并落实好社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各级妇联组织要坚持“建好、管好、用好”三位一体的原则,按照“领导重视,组织网络好;工作规范,制度建设好;场地固定,设施配备好;活动丰富,作用发挥好”的标准,不断提升妇女之家的服务功能,竭尽所能为妇女排忧解难,真正将“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热爱的温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