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人”程学勤大爱无言细细流

20.07.2015  11:44

  《八旬老人捐助贫寒学子 7年捐款20余万》,假如我们光看这个标题,或许不会有太多感动,假如这个老人有家财万贯,做点好事、善事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助人为乐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顺着这篇文章读下去,笔者开始“小感动”的心,逐渐起伏,当然,这起伏的原因不是其他,还是这个叫做程学勤的老人点点滴滴为社会做出的大爱善举。

  老人不富有,也是靠着几个退休金生活,大家都知道,退休金也是保障自己晚年生活的来源。然而,就是这位靠着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没有拿着国家给他的退休金改善生活,相反对自己的生活接近苛刻,住不足70平方米,家里不曾装修,除了单门冰箱和二手空调外,再无一件时兴电器;床铺、饭桌都是用了逾半个世纪的旧家具,床单与衣物洗得发白,甚至有的还纳上补丁,一日三餐更是简单,半碗米饭、一小碟青菜或几块豆腐……如此苦行僧般的生活,省下钱来干什么?就是为了多资助几个贫困学生。7年, 20多万!谁看了不感动?

  诗人杨万里有两句诗笔者也想借来点赞这位老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程学勤老人也像这源源不断的泉水一样默默地滋润着那些受灾地区的贫困学生,为他们送去一个老人最真挚的关爱和柔情。汶川地震两次汇款1万4千,自2009年开始 他还一次性拿出15万元成立助学专项基金,每年所得利息全部用于帮扶贫困学生,7年间,程学勤共捐资助学23.7万元,所受助的贫困生近80人。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一个老人博大的胸怀,更体现了“位卑勿忘爱国”的大爱理念。

  一些老人,常常感叹,老了,不中用了。这些话看似自嘲,实则也是消极的心态蕴藏期间。假如这些自嘲的老人也能和程学勤老人退休后的作为来比一比,那么,还会有伤感和失落吗?答案不言而喻。多比比程学勤不仅心态不会失落了,还会有“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之顿悟。退休后的老同志,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不断地增加时代美感?增加厚重和多彩,笔者觉得,好老人程学勤就是我们前面的一面镜子,一个榜样,多从他那里学学他的处事哲学,学学他的大爱善举,我们心中也会爱如泉水奔涌,细水长流流向需要帮助的人身边。

  无论是程学勤老人省吃俭用地支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还是他2008年6月签订了《遗体自愿捐献协议书》成为芗城区自愿无偿捐献遗体的第一人。老人身上凸显的“夕阳更红”之热情,对于这个世界满满爱的柔情,不仅是留给子女的好家风,更是留给社会的好品质!人生百年,若想让生命价值有效绽放,我们需要老人这样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崭新的精神风貌来引导人生,积极担当,那么,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多彩。(金鹏)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