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三大系统守好截污防线 水清景美龙津河逐渐回归

29.10.2018  09:22

  

  治理后的龙津河,工人在进行保洁。 

  

  在老仓山片区,全长4.4公里的龙津河多年来水体静滞、黑臭,沿河居民难以感受临水而居的美好。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展开后,清淤、截污、活水等难题被一一破解,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龙津河正逐渐归回沿岸居民的生活。

   建3套截污系统 实现污水不入河 

  作为仓山龙津阳岐片区水系的治理“老大难”河道,龙津河南接跃进河,北至跃进河龙津河连通段。此番治理,注重解决系统截污这一“病灶”,沿河建起3套截污系统,用10千米长的截污管,实现污水不入河。

  “沿河截污系统现已全面构建。”28日中午,在龙津阳岐片区水系治理项目部,刚“”工地回来的市水务集团该片区水系治理项目负责人张作朝介绍。

  据了解,考虑到河道较长,为确保精准截污,龙津河因地制宜,实行分段截污。其中,1号子系统从福建警察学院(首山校区)到南台路,2号子系统从南台路到连江南路,3号子系统从连江南路到南江滨西大道。3条“后卫线”把原先流进内河的污水统一“转运”,送到市政污水管。

  “3套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可是啃了不少‘硬骨头’。”张作朝说,龙津河的最大特点是沿途小区密集,其中鸿城小区一期至连江南路2.1公里长的河段,就有21个小区。

  施工通道有限,但在仓山区及相关部门的给力支持下,施工空间被最大限度打开。在单进单出的通道中,施工机械和人员都练就了闪转腾挪的“本领”。有空间,上机械,没空间,派人力,动辄几百人的大兵团作战,成了龙津河的独特风景。

  施工方式的选择也是难题。张作朝介绍,2号截污系统途经六七个小区、6条市政道路,若按传统方式开挖埋管,就得将道路封闭,还要破坏小区绿地等,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经多次方案优化,决定采用顶管施工,不用开挖面层,只需设若干沉井,让截污管横穿马路、小区。

  从去年下半年进场,在阵阵吆喝声和市民期盼的眼神中,一根根截污管顺利入驻,也给河道新生带来希望。

  

  治理前的龙津河脏乱、黑臭。

  

   双重清淤净河道 水系连通活力足 

  缓缓流淌的龙津河上,河道保洁员正撑着船,不放过一点漂浮物。“现在水质改善了,卫生也清楚了,跟以前垃圾成堆、河底冒泡相比,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家住龙津河岸小区的陈先生说。

  龙津河整治前,不仅有污水直排,两岸城中村还把垃圾沿河堆放。张作朝介绍,龙津河水动力条件差,淤泥及污染物日积月累,造成水体黑臭。同时,与龙津河相连的跃进河存有4处断点。“河道间不连通,水体无法流动,越来越黑越臭,因此,打通断点是治理的关键环节。”张作朝说,在人工清淤、疏通原河道暗涵、拆迁等“组合拳”下,跃进河断点打通,为河道清淤、补水扫清障碍。

  配合驳岸修复,龙津河今年进行了二次清淤,清淤完成总量24818立方米,消除了内源污染。如今,通过阳岐补水泵站,引入乌龙江水,或利用闽江潮汐纳潮入河,实现水系连通的龙津河道水质改善了,河水也充满了“活力”。

  串珠公园提颜值 生态“文章”用心写 

  伽蓝庙附近的龙津河岸,部分裸土被暂时覆盖上了绿网,正“酝酿”着今后的滨水慢行步道空间。“伽蓝庙、雁头路两处将建设集使用和观赏于一体的串珠公园。”张作朝说,地下建设埋地式调蓄池,地面则沿河点缀草木花卉。

  河岸“颜值”提升的同时,龙津河也在河道生态上做起文章。“为健全水生态系统,我们计划在水中构建植物带,同时投放水生动物。”张作朝还说,截污工程涉及河道护岸破拆,考虑建成生态活性水岸。龙津河沿岸未能截留的雨水与市政尾水可以导入生态活性水岸,经过初级水质净化后排放到河道内。

  “生态活性水岸能够将岸、坡、河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效恢复河道水生态的物质、能量交换,构建一个真正健康、可持续的河道生态系统。”张作朝说。

  

  附件下载
福州获评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创新理念系统举措获专家点赞      政府
白湖亭河全线“黑”变“绿”:截污系统搭建完成 生态修复全面铺开
     治理后的白湖亭河,全线铺就生态驳岸。政府
6000多人周末奋战榕城内河治理一线
“铁军”攻坚忙 只为碧波荡      工人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