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365”评论:“拜斯人便思学斯人”

27.01.2015  12:24

  为扩大“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明网自2014年9月5日起推出专栏“好人365”,每天在要闻位置推介一位上榜“中国好人”的事迹。四个多月,我跟广大网友一样,每天阅读上榜的“中国好人”事迹,感动之余深受教育。

  这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

  他用66年先后孝养了七位老人,时光为他的孝道做了完美的注解,岁月将他的故事谱成了一曲流传于燕赵大地的颂歌,他就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史各庄镇口上村已年过八旬的“仁义孝子”王百根;一个默默无闻的放羊人因为冒死拦火车出名了,他是河北保定涞源县王安镇山炮村的农民卢伟;为了实现老母亲出门走走看看的愿望,她用一辆人力板车拉着母亲踏上了践行孝道的旅程,从2013年4月开始,她从上海走到北京,又从北京走到海南,行程2万多公里,她是江苏丰县退休女教师谢淑华……

  他们是那么的遥远,又跟我们是那么的贴近。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事迹本身并不高大上,他们不需要仰视,他们是我们可以学习做到的对象,也许这正是推出“好人365”专栏的本意。

  在这里,想起一副出名的对联。宁夏六盘山上有座关帝庙,其庙联是这样的,“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这副对联叫人要真心学习关羽的品德,不要假心假意磕了头就去,那样是没有作用的。联语通俗易懂,发人深思。

  “好人365”专栏的推出,目的是为广大网友树立一个切近的模范标杆,这个标杆是我们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的,好人的人生点滴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带着感人的真情与信仰的温度。他们是平凡的“好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是在教育全社会向贤人看齐。今天,我们广泛宣传“好人365”,也就是让这些好人日日陪伴在我们身边,耳濡目染他们的人生风范,从而走好我们自己的路。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这里有几个方面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要真信。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良的倾向,那就是你越宣传什么,人家越不信什么。当然这与某些公众人物言行不一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关。但“好人365”当中,他们都是草根人物,对他们的宣传不带有功利性,他们的事迹是真实的,是可信的。二是要真学。“拜斯人”的目的是要“学斯人”,只有学斯人,我们拜他们才有意义。拜与学只有结合起来,才不至于言行脱节。也只有这样,我们在学上所花的功夫才有意义。三是要真推广。我们自己信了学了,如果我们将好人的事迹再进行推广,那我们自己就会成为一颗善行的火种,会将好人的事迹以及自己的理念传播得更远更长久。

  学好人做好人,我们的人生境界也才会跟着得到升华。古人云,“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与好人为伍,我们的精神生命也就会“延期不朽”!(周二中)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