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优质消费 打通奶业利益链——聚焦农业部复原乳监管新标准
“纯牛奶也有用奶粉冲兑出来的?不能吧?!”在北京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随机采访了前来购买纯牛奶的韩女士,对复原乳问题,她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复原乳又叫还原奶,是指把新鲜牛奶经过高温灭菌干燥制成奶粉后,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牛奶还原成液态奶的乳制品。按我国规定,还原奶须在产品包装明显处标注出来。通俗地讲,复原乳就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
近年来,奶业行业内部对复原乳检测与标识问题的关注从未间断。为了加强对违规添加复原乳的监管,近日,农业部修订《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的标准,新标准以糠氨酸和乳果糖作为检测核心,并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生鲜乳直接灭菌制成的纯牛奶相比,复原乳有何不同?农业部出台新标准将对奶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如何从根本上振兴民族奶业,保护奶农利益?日前,记者采访了奶业相关专家和乳品企业负责人。
聚焦标准:以糠氨酸和乳果糖含量鉴定是否含复原乳
从生鲜乳到大包粉,再兑水复原为还原奶,外在形态上看,复原乳无非是生鲜乳固化再液化的产物。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牛奶之所以被誉为最具营养价值的食品,不仅是其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是牛奶中具有人类生命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等有重要作用。
生物活性物质对存活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若经高温灭菌处理,其活性将大为降低。巴氏杀菌乳之所以被全球消费者普遍接受,正因为它采用最温和的热加工手段,可在最大程度灭活致病菌的同时保留生物活性物质。
生鲜乳可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加工成纯牛奶,而复原乳兑水复原后至少还要经过一次热杀菌,才能成为可以上市的终端产品,因此总体上看,复原乳的营养价值不如直接以生鲜乳为原料加工成的牛奶。
如何才能判断牛奶是否含复原乳?通过测定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即可。
糠氨酸和乳果糖都是牛奶热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副产物。在生鲜乳中,二者含量极低,且不受奶牛品种和饲养环境变化的影响,经热加工的奶制品中,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会有很大增幅,热加工伤害程度越强,含量相应越高,牛奶品质也就越差。因此,国际上一般将二者含量作为反映牛奶热加工程度的敏感指标。
此次出台的标准正基于此:通过测定生鲜乳、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和奶粉中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可判定巴氏奶和常温奶中是否添加了奶粉。
事实上,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中,就已明确要求巴氏杀菌乳生产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而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必须醒目标注“复原乳”,并在产品配料表中如实标注复原乳所占原料比例。
“受技术手段、管理体制、原奶质量不高等因素制约,政策虽然早已出台,但迟迟无法落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奶业专家陈瑜认为,过去,技术手段上无法通过检测相应的指标来精确判断牛奶受热程度,检测不出是否含复原乳。而这次出台的鉴定标准具体、严格,技术上细化了热加工的强度标准,补上了这块短板。
规范市场:维护优质优价规律,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对农业部出台新标准监管复原乳检测和标识,业内普遍认为此举主要出于保护民族牧业和奶业的考虑,打通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民族奶业竞争力。
过去,由于缺乏检测标准和手段,部分乳品企业即使生产复原乳,也不会在包装上做出明确标识。消费者一方面缺乏对优质乳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无法判断牛奶品质,在产品选择上相对盲目,更多地取决于广告、价格等因素。
“市场上,优质优价规律被打破,作用于产业,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在上游养殖环节有优势、致力于优质乳生产的乳品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丽娜说。
采用“零距离一体化”模式,现代牧业最大程度地省去了牛奶加工的冗余环节,保证了纯真新鲜,连续三年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但在商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奶产品货架上,现代牧业的优质乳与一些乳品企业生产的复原乳摆在一起,消费者无从选择。因此,高丽娜一直希望国家可以有效监管复原乳的生产和标识。此次农业部修订鉴定标准,她表示拍手称快,认为此举是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牛奶品质提升的一次信号释放。
“鉴定标准对复原乳标识的字体、字号、面积等都做了具体要求,如果复原乳生产商没有标注而被举报的话,将会遭受很大打击。”陈瑜认为,我国消费者目前还缺乏对复原乳的认识,因此,标识将对产品销量产生很大影响。
“添加奶粉并不影响牛奶的安全性,复原乳有其性价比高的一面,不应妖魔化,但乳品企业应明确标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加升呼吁理性看待复原乳。他同时认为,具体到单个产品,以热伤害程度来直接判断牛奶及其制品的内在品质才更加客观,也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相应地,我国奶粉加工工艺也需要升级换代。
政策落地:从标准出台到市场规范还有很长一段路
农业部新标准出台后,记者在北京多家超市走访调查,发现几乎各品牌的纯牛奶和酸牛奶均未标注“复原乳”字样,其产品配料说明显示为“生牛乳”,仅旺旺牛奶在显著位置标注“复原乳”,极个别酸奶在产品配料中说明为奶粉。
从生产成本看,以大包奶粉加工复原乳比用生鲜乳加工纯牛奶低得多。数据显示,进口大包粉到岸价长期维持在1.5万元-2.5万元/吨,2014年和2015年我国生鲜乳价格平均为4.05元/千克和3.45元/千克。可以想见,大包粉还原成液态奶后,与国内生鲜乳形成一定价差,因此一些乳品企业不会随便放弃复原乳生产,新标准落地难度极大。
根据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所做的2015年度《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奶产品报告”),2014年,我国进口的奶制品超193万吨,其中大包奶粉(含全脂、脱脂)就占了92万吨多。
事实上,根据《奶产品报告》,进口纯牛奶同样存在添加复原乳问题:调查4批次进口品牌巴氏杀菌乳中,1批次添加复原乳,1批次为非巴氏杀菌乳;调查46批次进口UHT灭菌乳中糠氨酸平均值为227.9mg/100g蛋白质,显著高于调查112批次国产UHT灭菌乳196.1mg/100g蛋白质的均值。
政策落地难的另一深层原因在于奶业的多头管理机制。“农业部新标准完善了复原乳鉴定标准,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是乳品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流通环节监管责任不在农业部。”高丽娜认为,要真正规范产业发展,还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尤其产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测并对未按规定标识的企业予以公开。
从长远来看,理顺奶业管理机制是产业健康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据高级奶业分析师宋亮介绍,目前,此次修订的鉴定标准已经得到了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的高度重视。
对新标准将会给产业带来的影响,陈瑜考虑得更加周全。他认为,乐观地看,此举可暂时抑制国外大包奶粉的进口;但另一方面,在目前国内奶源相对过剩的市场情况下,如果将生鲜乳喷粉这条路也堵上,将对我国奶业产生极大打击。更进一步地考虑,如果乳品企业明确标注复原乳采用国外进口奶粉为原料,或干脆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国外去,在目前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的形势下,将更加不利于民族奶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中国奶业发展还要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陈瑜说。
深层分析:推行优质乳工程,打通奶业上下游利益链条
0.5%!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15年奶制品抽检的不合格率,远低于整个食品3.2%的不合格率。
“现在,我们要开始更多地关注牛奶品质,从焦虑安全转向聚焦优质。”顾佳升说,牛奶之所以珍贵,关键在于营养品质,现在奶业发展已经到了提升品质的阶段。
长期以来,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消费者的关注点一直离不开奶业的底线问题——安全。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奶制品不仅较国内其他食品更加安全,即便与欧盟官方通报的奶产品相比,也要更加安全:欧盟官方的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2014年年度报告显示,当年通报的3097起不合格食品中有66起为奶产品,而2015年我国食药监管总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共检出不合格食品5541批次,其中不合格奶产品44批次。
与奶业安全问题相比,目前产业链上利益分配失衡,导致奶农效益偏低,是振兴中国奶业的另一难题。
“纯牛奶和复原乳一个价,生鲜乳肯定拼不过大包粉,奶农辛辛苦苦养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山东省高青县木李镇丙申奶牛合作社理事长田丙申告诉记者,前几年合作社成员分散养殖了近5000头奶牛,而如今只有3000头,若不是以合作社形式组织起来统一管理,恐怕奶牛养殖数量会更低。
2008年至2015年,我国生鲜乳产量年均递增0.8%,去年生鲜牛乳产量为3755万吨,而奶制品加工量和消费量增速均在6%以上。可以想见,奶制品加工的原料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进口。进口激增的直接影响是奶农养殖效益下降,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倒奶杀牛现象,民族牧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加启一直建议我国实施“优质乳工程”,他认为此举是同时解决消费者信心低迷和利益分配失衡的核心纽带。
“消费者需要优质乳制品,优质乳制品需要优质奶原料,优质奶原料需要规范化养殖技术,规范化养殖技术需要合理的成本投入并得到回报。”在王加启看来,通过实施“优质乳工程”,奶业链中的消费、加工、养殖等不同环节就从原来的断裂状态变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的难题,提升奶农的养殖效益,是实现奶业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