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闯荡十一国回国后当护工 把病人当家人照顾

23.10.2015  00:16

  福州新闻网10月14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丁胜华 文/摄)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一把,改变命运。

  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她毅然出发,闯荡十一个国家,风雨无阻。

  没有些许的功利之心,她选择回国,一心做起了护工,无怨无悔。

  她叫卢小春,一个从江西修水远嫁福州福清的普通女子。走近她,可以看到一种生活,读懂一种精神。

   谈出国“赚钱很不容易,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30年前,只有17岁的卢小春认识了自己的福清丈夫,后来走过了与其他女人一样的路——结婚、生子、养家。“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日子过得一般。”回想以前,卢小春欲言又止。

  努力是唯一的出路。福清是侨乡,众多乡亲在国外打拼。1998年,卢小春“撇下”年仅9岁的儿子,只身前往非洲的利比亚。

  这是她试图改变命运的第一站,也是至今让她难以忘却的国度。“我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只读到四年级,走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卢小春说,她一开始就摆摆地摊,或者将城里的电话卡卖到乡下赚差价,无法跟别人沟通,只能用手指着商品进行推销。

  走出了第一步,卢小春咬紧牙关继续前行。津巴布韦、匈牙利、俄罗斯、马来西亚、南非……从踏出国门到去年回国的16年间,考察市场或摆地摊、开小超市,少则一个月或半年,多则数年,她辗转闯荡了11个国家。

  “走过那么多国家,有了一些积蓄,但是在外面赚钱也很不容易,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介绍往事时,卢小春似乎不太想吐露太多的艰辛。

   祖国强大了,我们在国外感到骄傲

  最终,卢小春在南非站稳了脚跟,开超市赚钱。“以前受到过外国人的歧视,竟然连公交车都不让坐。后来,祖国逐渐强大了,这让我们在国外打拼的人感到很骄傲。”说这话时,卢小春语调明显高了很多。

  因为先前在南非闯荡,卢小春不自觉提到了南非世界杯。“那时我和儿子在广场上观看大屏幕播放的预选赛画面,看到中国队进了一个球,我们高举双手大声喊叫,那种心情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在这时,她紧握双拳举过头顶,泪花湿润了她的双眼。

  然而,在国外生活,安全方面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2012年12月23日,平安夜前一天,一次遭遇成为她无法磨灭的梦魇:6个歹徒端着枪,径直冲进她的超市,用枪顶着她儿子示意他们趴在地上,母子俩吓得不敢动弹,立马告诉对方“现金或者物品,你们随便拿”。歹徒抢走20多万元现金以及一些商品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卢小春说,后来考虑到那边的治安不好,加上她年龄也大了,而且还有一个儿子在国内念大学,权衡再三便决定回国。